诗词大全

《送张端明赴召》

欲驱羸马从金鞍,顾藉微官进自难。
但愿斯民均暖律,小儒不叹广文寒。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作品评述

《送张端明赴召》是宋代周必大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驱羸马从金鞍,
顾藉微官进自难。
但愿斯民均暖律,
小儒不叹广文寒。

诗意:
这首诗是周必大送别张端明的作品。张端明是一位官员,他将前往官方的召唤,周必大以此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张端明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在诗中,周必大希望张端明能够驱使瘦弱的马匹踏上金鞍,意味着他希望张端明能够在官场上顺利前进,克服困难。周必大自谦地称自己的官位微小,但希望张端明能够以此为契机,努力进取,克服自身的困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首句“欲驱羸马从金鞍”,形象地描绘了张端明在官场上的困境和艰难,驱使瘦弱的马匹踏上金鞍,暗示着他希望张端明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接下来的两句“顾藉微官进自难,但愿斯民均暖律”,表达了作者对整个社会的期望。他希望法律公平,人民能够得到平等的待遇,不论身份地位,都能够追求正义和温暖。最后一句“小儒不叹广文寒”,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地位的谦逊。他自称“小儒”,意味着自己的学问和地位相对较低,但他却不向那些官宦人物的文化冷漠叹息,而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平与温暖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期望,寄托了对张端明的祝福和对社会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谦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这是一首富有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简练而精确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 《过白起墓》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 《赋得岩穴无结构》

    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

  • 《失调名》

    蹙绣圈金,盘囊密约,未赴意先警。欲罢还休,临行又怯,倚定画栏痴等。帘风渐冷。先自虑、春宵不永。更那堪、斗转星移,尚在有无之境。绿云满压蝤蛴领。渐愧也、满怀香拥。此际有谁知证。但楼前明月,窗间花影。

  • 《赠岩居僧》

    石如麒麟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 《同师道弟奉亲游延平凤山》

    我来一载强,再觌凤山面。时当秋末垂,群木尚葱倩。卓彼鸾停姿,清流洁于练。照影眩其仪,世治乃一见。伊予独何人,娄获遇奇盼。去年旱少收,田里多流转。今年虽得稔,旧恙复枝蔓。圣主肩有虞,斯瑞遂可援。却笑闽越氏,虽美谁与传。山势较奇崛,泉源费洿羡。坚松峻壁挂,暗溜

  • 《赠别君英》

    相去十五里,不来几半年。知君农事段,疏我话诗篇。置石桐阴涧,开门海口天。老人愁此别,把酒菊丛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