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张太守,恳意乞南州。
家在白云下,郡当沧海头。
旌旗泷水晚,风雨瘴山秋。
解却淮西印,轻为万里游。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送张景山知康州》是宋代郑獬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郑獬送别遂溪张太守,表达了他对张太守的祝福和希望他在南州任职顺利的心愿。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遂溪张太守,恳意乞南州。
家在白云下,郡当沧海头。
旌旗泷水晚,风雨瘴山秋。
解却淮西印,轻为万里游。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遂溪张太守为背景,以一种深情的语气表达了郑獬对他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他认为张太守的家在白云下,而他要去的南州则位于辽阔的沧海之滨。他描述了旌旗在泷水旁晚霞的美景,以及秋季瘴疠山区的风雨。最后,他祝愿张太守能够解下手中的淮西印信,轻松自如地在万里之间游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物心境,展现出诗人郑獬的豪迈情怀和真挚祝福。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将离别的情绪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诗词更加生动感人。
首句“遂溪张太守,恳意乞南州。”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张太守乞求调任南州,表现了他对新任职位的渴望和决心。接下来的两句“家在白云下,郡当沧海头。”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展现了张太守家乡和新任职地的迥异,凸显了他离开家乡、前往新地的决心和胸怀。
接下来的两句“旌旗泷水晚,风雨瘴山秋。”以自然景观来烘托离别的氛围,展示了晚霞和泷水的美丽,同时暗示了行程的艰辛。诗中的“风雨瘴山秋”一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悲凉和离人的辛酸。
最后两句“解却淮西印,轻为万里游。”以解下淮西印信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张太守轻松自在地游历万里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愿。这种豪迈的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与离别的主题相呼应,使整首诗词更富有感染力。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心境的抒发,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郑獬对张太守的祝福和自由向往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的痛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黑云漆天雷破地,风卷雷射雨倾泻。喷崖倒壑恣颓荡,咫尺不可辨牛马。鸡豚已见逐高浪,禾稻应须没平野。莫言鱼鳖走堂厨,且看泥沙漫屋瓦。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北风哭夜星辰寒,竹篱敲戛鸣琅玕。老蟾瘦噤失光采,天地冻合鱼龙乾。慨然忆归几千里,长江大山交屈蟠。湘水东去注不极,我心夜夜如鸣湍。弟兄起居谅欢适,高堂彩衣翩翻翻。嗟我摧颓落苍海,两腋恨无双飞翰。远方就学何所得,数年短发才胜冠。何时拂袖得归去,春风笑满南陔兰。
桃李欲开天雨雪,二月山城无奈寒。赖尔狐裘来送质,更须樽酒放愁宽。
将军帐下来从客,小邑弹琴不易逢。楼上胡笳传别怨,尊中腊酒为谁浓。行人醉出双门道,少妇愁看七里烽。今日相如轻武骑,多应朝暮客临邛。
兰釭背壁影微微,千里天涯客梦归。一夜海风声不断,晓来寒叶满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