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
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送张生》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别相逢十七春,
颓颜衰发互相询。
江湖我再为迁客,
道路君犹困旅人。
老骥骨奇心尚壮,
青松岁久色逾新。
山城寂寞难为礼,
浊酒无辞举爵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与张生分别十七年后再次相逢的情景。诗人和张生都已经年老,面容憔悴,头发已经变白,彼此询问对方的近况。诗人形容自己像江湖上的流浪者,而张生则像是困在旅途中的旅人。尽管年事已高,但诗人的心境依然奇特而坚定,就像老骥马的骨骼一样,而张生则像是岁月久远的青松,色彩更加鲜艳。山城的寂寞使得礼节变得困难,两人频繁举杯喝酒,不再拘泥于形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两位老友重逢的情景,通过对诗人和张生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诗人以自然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和张生在年老之后依然保持着坚定的心境和独特的个性。诗中的山城寂寞和浊酒无辞,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引发读者对于岁月流转和友情的思考。
霜钟侵漏急,相吊晓悲浓。海客传遗偈,林僧寫病容。漱泉流落叶,定石集鸣蛩。回首云门望,残阳下远峰。
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出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孤芳高节共亭亭。
千里伤行客。
人物如公乃作州,不知谁合至公侯。清名不与官称等,颇解天公用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