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闻凌云彩,谓在鸳鹭俦。
华发始相遇,沧江仍旅游。
策名忘苟进,澹虑轻所求。
常服远游诫,缅怀经世谋。
片帆背风渚,万里还湘洲。
别望荆云积,归心汉水流。
兰苕行采采,桂棹思悠悠。
宿昔无机者,为君动离忧。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中文译文:
早已听说彩云凌空,传闻鸳鹭成双。
刚见华发初相遇,却看沧江依旧流长。
取得名望不敢忘怀,心境淡泊无所求。
时常穿行远方游历,深思献身国家大业。
扬帆背风驶向渚滨,千里归程终至湘洲。
离别时望茫茫荆山云,回归心扉伴汉水流。
握着兰苕纷纷采撷,驾着桂棹思绪悠悠。
曾经心无牵挂者,为你动起别离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写给张彝的送别之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张彝的惜别之情和对他励志奋发、贡献于国家的期望。
诗的开头,皎然提到自己早已听闻张彝凌云彩中所在,从汉水的方向飞来,如鸳鹭成对。这里用凌云彩、鸳鹭来形容张彝的卓越才能和成就。
接着诗人描述了张彝初见华发(指张彝刚见到政治成功),虽然现在沧江(指世事变迁)依然流长。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张彝的赞美和对他未来发展的期待。
在诗的后半部分,皎然表示虽然张彝已经取得了名望,但他不会忘记初心,依然保持淡泊无求的心境,时常出游,渴望不断进取,献身国家大业。这里表达了皎然对张彝坚持奉献的赞美和祝福。
最后,诗人以描写湖湘之地,表达了对张彝归心的期盼。诗中还穿插了兰苕和桂棹的寓意,兰苕代表着清秀高洁,桂棹象征着追寻真理,这些都是在表达对张彝的崇敬和祝福。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彝的敬佩之情和对他未来的希望。通过对张彝的赞美和祝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患和对大志的追求。整首诗意蕴含丰富,寓意深远,寄托了作者的真挚情感。
春来节物一番新,今岁仍逢腊里春。莫讶连宵清不寐,只缘守岁守庚申。
风驾晚潮急,浪头相趁过。水归瓜步小,船下秣陵多。鸥舞不停翅,燕飞轻帖波。今来学楚客,薄暮爱渔歌。
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步壑斗堪摘,登楼云与齐。示应随日涉,犹欠乐天题。旧览开青眼,新编写赫蹏。便须联和轴,寄我小山西。
虎目猿身形最贵,祇因攀附即升高。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
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只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