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张逸人二首》

上公诗笔千金重,逋客归装一棹轻。
莫向青山更招隐,且留贤哲济苍生。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张逸人二首》是夏竦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上公诗笔千金重,
逋客归装一棹轻。
莫向青山更招隐,
且留贤哲济苍生。

诗意:
这首诗是夏竦送别张逸人的两首诗之一。诗人对张逸人的才华赞美不已,认为他的诗才价值千金。诗人说,尽管逋客(指张逸人)归来时只带着轻轻的行囊,但他的文学才华却是无法估量的珍宝。诗人建议他不要再隐居在青山之中,而是应该留下来,为国家和人民尽力尽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逸人的赞美和期望。首句中,“上公”指张逸人的高尚品德和文学地位,诗人认为他的诗才价值连城。第二句中,诗人用“逋客”形容张逸人,意味着他长期的流亡状态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诗人认为,尽管张逸人行李轻便,但他的才华却是无价之宝。接着,诗人劝告张逸人不要再隐居在青山之中,而是应该留下来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他的才华和智慧。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逸人文学才华的赞叹和对他的期望,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的呼唤。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观点,通过对张逸人的赞美和劝告,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追求和价值观。它呼应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期待,强调了文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夏竦对张逸人的敬佩和赞美,也传达了对士人的期望和对社会发展的关切。

  • 《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谢公聊句後,惠远过溪间。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 《挽南皋刘二先生》

    久无羔雁聘遗贤,白首邱园气最全。聊与荆公续诗选,不闻谯叟入经筵。讲师翁庶几三昧,朴学余才说一篇。两侍细旃莫推挽,谀需此愧若为湔。

  • 《将欲再游荆渚留辞岐下司徒》

    竹锡铜瓶配衲衣,殷公楼畔偶然离。白莲几看从开日,明月长吟到落时。活计本无桑柘润,疏慵寻有水云资。今朝回去精神别,为得头厅宰相诗。

  • 《药转》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露气暗连青桂苑,风声偏猎紫兰丛。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 《穿珠节》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封内半为故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

  • 《谢人惠米》

    今年俸米不曾收,五字田中自有秋。二十斛珠光灿烂,且无日籴太仓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