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经知国更知兵,梁楚中间播此声。
唐幕亟招温处士,汉廷徐策董先生。
平时未识人贤否,用处方关国重轻。
露布便多机事少,寄书因到武昌城。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章致远贤良赴招抚司机幕》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章致远贤良奔赴招抚司机幕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人才的珍重和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意: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章致远贤良去担任招抚司的职务。诗人通过描述章致远的品德和才能,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敬佩之情。诗中提到,章致远深谙国家的内政外交,对军事也有深入的了解。他的声名在南方的梁楚一带广为传播。唐朝的朝廷迫切需要温处士的才能,汉朝的朝廷也急需董先生的智谋。平时不了解一个人是否有才能,关乎国家的重要事务。露布多了,机事少了,寄书因为到了武昌城。
赏析:
这首诗的篇幅短小,但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章致远的赞美和送别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句描述了章致远的才能和贤良之德,强调了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重要性。诗中的"穷经知国更知兵"表达了章致远广博的学识和深入的了解,"梁楚中间播此声"则说明他的声名在南方地区广为传颂。
诗人还通过对唐朝和汉朝朝廷的急需人才的描写,暗示了章致远的重要性和职责。"平时未识人贤否"强调了选拔人才的重要性,"用处方关国重轻"则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最后一句"露布便多机事少,寄书因到武昌城"则暗示了章致远离去后,政务将会更加顺利。
通过这首诗,诗人曹彦约赞美了章致远的才德,并表达了对他的送别之情。诗人借此也呼吁社会上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强调了人才对国家安危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短短的几句话,抒发了诗人的思念和对章致远的赞美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切。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庐山一滴水,彫尽诗人肠。道傍有湿泉,恝然如遗忘。浅夫既阁笔,知士亦括囊。或云匪难知,水火互阴阳。水根於天一,至阳所潜藏。所以井生荧,亦有泉如汤。吾尝谓或言,子语未精详。水实含内景,火乃无寒光。水将而不迎,火迎而不将。君看月受日,又验坤含章。吾言与邵语,或可
华阳山雨拂轻尘,独步烟霞访隐真。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閒清世梦中身。金章名重人称贵,布褐才高道不贫。吟罢洞天风正淡,自知凡骨定逢人。
相携及嘉月,采菱度北渚。微风吹棹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鹊语灯花两太谩,三朝五夜强相驩。打门军将还惊枕,破屋山人起著冠。知巳书从天上落,焚香手把月中看。少陵泛爱虚名句,羡杀寒儒眼不寒。
君不见草木荣复凋,青青摧折风霜朝。人生寓一世,何异石火飞流焱。贵贱寿夭百千殊,死者前后孰可逃?当年称意即可乐,烹羊炰羔召同僚。莫令闲虑损汝神,未老面黧毛发焦。冈头松柏多高坟,声誉俱逐尘壤消。令人及此志沈菀,上堂鼓瑟歌诗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