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车马闹城闉,似惜民曹更牧民。
到处忠勤无粉饰,入朝言语有经纶,只今次辅须贤帅,自古维城必懿亲。
报政不须三五月,姓我端的记严宸。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赵户侍出守镇江》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以送别赵户侍赴镇江出守为题材,通过描绘都城车马喧嚣的景象,表达了对赵户侍的惋惜之情。诗中还表达了对公务员的期望,要求他们忠勤为民,言行有经纶。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赵户侍官职的赞美,认为只有贤明的将领才能维护城镇的安宁。
这首诗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都市车马喧嚣拥挤,仿佛可怜民曹更牧民。无论到哪里忠勤无需粉饰,进朝堂言谈严谨有条理。如今只有你辅佐贤明的将帅,自古以来城池必然繁荣昌盛。报告政务不需要几个月,我的姓氏将被铭记于严宸。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赵户侍出守镇江为背景,展示了都城繁忙喧嚣的场景。诗人感叹赵户侍离开都城,仿佛可怜他放弃了管理城市的机会,却选择去管理乡村。诗人希望公务员能够忠诚勤勉地为民众服务,言行举止有条理。最后,诗人赞美赵户侍的能力,认为只有贤明的将帅才能保护城市的安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繁忙的都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赵户侍的思念和惋惜之情。诗人通过对车马喧嚣的描绘,展现了都城的繁华与喧闹,同时对赵户侍在管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选择表示了遗憾。诗人强调了公务员应该忠诚勤勉,不需要虚饰,言谈举止应该有条理,有经纬。最后,诗人对赵户侍的赞美凸显了他对贤明将领的敬佩,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保护城市的繁荣和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赵户侍的思念和对公务员的期望。通过描绘城市喧嚣的场景,诗人展示了对赵户侍在管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选择所产生的遗憾,并强调了公务员应该忠诚勤勉,言行有条理。最后,诗人对赵户侍的赞美突显了对贤明将领的敬佩,以及他对城市安宁和繁荣的期待。
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自君抛我去,此物共谁尝。世上强欺弱,人间醉胜醒。自君抛我去,此语更谁听。
五季乾坤混为一,艰难得之容易失。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二苏中尤恶大苏,周二程张俱不识。绍圣奸臣讲绍述,元佑诸贤纷窜斥。东坡饱吃惠州饭,心知惇卞乃国贼。恍惚他乡内陆似人,海棠不株困荆棘。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
禁树敷荣早,偏将丽日宜。光摇连北阙,影泛满南枝。得地方知照,逢时异赫曦。叶和盈数积,根是永年移。宵露犹残润,薰风更共吹。馀晖诚可托,况近凤凰池。
百感凑孤夜,江楼起呼月。秋虫声转悲,念此众芳歇。人生非金石,青鬓忽已雪。逾淮橘心移。出山泉性汩。猗兰抱孤芳,不受宿莽没。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但恐羇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我行
芦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正似洞庭风,日暮孤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