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胸藏太息书,萧萧白发不堪梳。
君王若问江东士,莫只相怜诵子虚。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送赵君十绝》是宋代诗人汪莘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客人内心的忧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客胸藏太息书,
萧萧白发不堪梳。
君王若问江东士,
莫只相怜诵子虚。
诗意:
这位客人心中有着一本充满叹息的书,
他的白发凌乱不堪梳理。
如果君王询问江东的士人,
不要只是同情地朗诵《子虚赋》。
赏析:
《送赵君十绝》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人生的离别和岁月的无情。首句“有客胸藏太息书”,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忧愁和秘密,他怀揣着一本寄托了太多叹息的书籍。接着,“萧萧白发不堪梳”一句,通过描绘白发凌乱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忧伤和悲凉,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不可逆转的衰老。
接下来的两句“君王若问江东士,莫只相怜诵子虚”,是对受众的劝勉和警示。作者告诫君王,询问江东的士人时,不要只是同情地听他们朗诵《子虚赋》,而要真正关注他们的才华和真实的情感。这里的“子虚”指的是古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作品《子虚赋》,它被用来象征虚假的才华或智慧。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以及对真实才华的呼唤。它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寓意,引发人们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