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年意气日方中,致有前贤长者风。
言未始轻常简洁,饮虽甚醉愈温恭。
此邦小屈为通守,吾老相逢已秃翁。
自笑全家归未得,怅然寥廓羡冥鸿。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赵仁则官满西归三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送别赵仁则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妙年意气日方中,
致有前贤长者风。
言未始轻常简洁,
饮虽甚醉愈温恭。
此邦小屈为通守,
吾老相逢已秃翁。
自笑全家归未得,
怅然寥廓羡冥鸿。
诗意:
这是一个送别赵仁则的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前贤长者的敬仰之情。他提到自己言辞从未妄言,总是简洁而恰当,即使喝醉了也更加温和恭敬。赵仁则之所以离开这个小国,是被任命为通守(一种行政职务),而诗人与他的相遇已经是年老秃头的模样。诗人自嘲地笑说自己全家还没有实现回归的愿望,感到惋惜和羡慕。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送别赵仁则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他的感慨和自嘲之情。诗人以自己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和对前贤的敬仰作为开端,展示了自己言辞谦逊而不浮夸的特点。他在描写自己与赵仁则的相遇时,用了一个生动的形象:"吾老相逢已秃翁",表达了时光流转,年华老去的感慨。接着,诗人以自笑的方式表达了对家庭回归的无奈和对赵仁则背井离乡的羡慕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而深沉,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使读者对人生的无常和对过去的回忆产生共鸣。这首诗词不仅展示了方回的才华,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处境和内心体验。
日中转柁到河间,万里羁人强自宽。此夜此歌如此酒,长安月色好谁看。
翩翩魏公子,恐是信陵君。高义动衰俗,孤标对层云。风吹棠棣花,一枝落夷门。俯仰少颜色,萧萧烟景昏。已朽朱亥骨,侯嬴无子孙。众中气轩昂,把臂输肺肝。沃之红鹦鹉,载以乌贺兰。门前马嘶急,我弟勿扣关。谓言空中落,逆旅有仁人。老母一解颜,万金难报恩。琅玕乃未赠,交好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可能宴坐即宴坐,待全静无全静时。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支枕郁木山,月色莹如洗。林幽枕席清,景胜魂梦伟。丁当鸟忽啼,令我惊欲起。金丹事可期,永原供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