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赵循道赴都讲》

凤山郁崔嵬,下有千顷陂,峻极不可攀,浮光亘长鬐。
晦冥滴风雨,澄淡含瑰奇。
吸呼入君怀,万熊罗心脾。
吐辞丽金雘,焕若星斗垂。
朅来荆渚游,红蕖照清漪。
故宫久零落,一洒增余辉。
惇族贵老成,尧言下丹墀。
浮骖驾云帆,眷然成仳离。
长裾曳王门,岂比困盐虀。
骅骝踏长坂,万里谁能羁。

作者介绍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赵循道赴都讲》是宋代杨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凤山郁崔嵬,下有千顷陂,
在凤山上郁郁葱葱的景色,下方是广袤的湖泊,
峻极不可攀,浮光亘长鬐。
山势陡峭,难以攀登,湖面上的波光延绵不绝。
晦冥滴风雨,澄淡含瑰奇。
昏暗中滴下的风雨,湖水清澈而又蕴含奇妙之美。
吸呼入君怀,万熊罗心脾。
吸入怀中,彷如万熊拥抱心脾。
吐辞丽金雘,焕若星斗垂。
吐出的辞章如金玉般美丽,璀璨如星斗垂挂。
朅来荆渚游,红蕖照清漪。
从古至今,游荆渚之地,红莲照亮清澈的水面。
故宫久零落,一洒增余辉。
古老的宫殿逐渐荒废,一洒诗词增添了一份余辉。
惇族贵老成,尧言下丹墀。
仁爱之族尊贵老成,在尧帝的殿前传颂赞美之辞。
浮骖驾云帆,眷然成仳离。
乘着骏马,驾驭云帆,情意渐行渐远。
长裾曳王门,岂比困盐虀。
长长的衣摆拖曳在王门前,岂可与困顿的生活相比。
骅骝踏长坂,万里谁能羁。
高贵的骅骝踏过长坂,千里之行,谁能束缚。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凤山和附近的湖泊美景。通过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中还融入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追求和超越的向往,以及对束缚和困境的反思。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杨时的才华和对美的独特感知。

这首诗词既有写景的特点,描绘了凤山和湖泊的壮丽景色,也有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的内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对比,使诗词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些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解读和赏析。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秋风清,秋月白,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是心外境,亦非目前法。可中一见便知归,平步广寒攀桂枝。

  • 《秋夜怀吴中》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 《朱子云园中观花》

    我鬓忽已白,君颜非复朱。花前一杯酒,不乐复何如?暮看枝上花,已觉不如早,富贵当及时,吾辈奈何老!我歌君起舞,竟日为君留。安知花无情,不解替人愁。长安二三月,花满上林中。祝君早得意,归辔听璁珑。

  • 《宿祁阳题县驿》

    垂垂白发老相催,末路崎岖毂又推。万里备更霜雪苦,十年重入瘴乡来。休思往事骖鸾去,恍类前身化鹤回。行尽潇湘春林脉脉,故人惟有道边梅。

  • 《生查子》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擘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 《发大通》

    五更催发船无限,及此风收浪不生。何事渔舟亦争进,始知为利总营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