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子男邦,职任非不厚。
治民如牧羊,扰之则惊走。
眷兹上虞邑,江海环左右。
萧萧北风寒,怒涛声撼吼。
元亮已赋归,世事付杯酒。
宗子古维城,此行应不苟。
茧丝与保障,二者孰先后。
勉旃重勉旃,毋袖经纶手。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赵宰之上虞二首》是宋代诗人于石创作的作品。本诗通过描绘一个官员离开家乡上任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并融入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意:诗人描述了一个官员离开家乡、前往上虞的情景。他认为这位官员的职位虽然并不是非常显赫,但他对待治民的态度如同牧羊,温文尔雅。上虞作为一个美丽的城邑,被江海环绕,风景宜人。然而,北风凛冽,怒涛翻腾,象征着世事的变幻和挑战。官员赵宰已经被派去执掌上虞,面对着繁重的工作和责任。诗人寄予了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以自身的才能和胸怀应对世事,不袖手旁观,努力为民众服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离家上任的情景,通过对环境和角色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官员责任的思考。诗中的上虞是一个美丽而富有挑战性的地方,它位于江海之间,风景优美,但北风的寒意和怒涛的声音也给人一种压迫感。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突出了官员的重任和责任,以及他们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所需具备的才能和智慧。
诗句中的"眷兹"、"萧萧"、"怒涛"等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眷兹"表达了诗人对上虞的眷恋之情,营造出一种情感上的依恋;"萧萧北风寒"则通过寒冷的北风来烘托出离别时的凄凉之感;"怒涛声撼吼"则描绘了江海上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官员在面对世事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此外,诗人通过对赵宰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对他的肯定和信任。他希望赵宰能以身作则,勤勉尽责,不袖手旁观,而是积极投身于治理之中。最后两句"茧丝与保障,二者孰先后",寓意着诗人对官员的思考。茧丝代表了官员的个人生活和家庭,保障则指官员的职责和使命。诗人倡导官员应先履行好职责使命,才能顾及个人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官员责任和人生态度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回头问己。返照蓬壶明彻底。一颗玄珠。上下周流出六虚。混成天癸。象适圆通明**。内外无拘。游奕天中不卷舒。
丝路萦回细入云,离怀南陌草初薰。茂林修竹谁同禊,明月春萝定勒文。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东风莺友应相望,懊恼孤飞不及群。
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折惊山鸟散,携任野蜂随。今日从公醉,何人倒接z5.
和靖林间欬嗽时,一边觅句一边饥。而今始会天公意,不惜功名只惜诗。
岁暮远交朋,携筇背洛城。往来兴废地,今古别离情。叠翠嵩峰色,泻寒伊水声。他年再相会,却讶白髭生。
在生已是为来错。死后形骸丑恶。合避三光寥廓。埋了休拾掇。子孙办孝如媒妁。迁葬分明嬉谑。并骨共同棺椁。显露贪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