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赵宰之上虞二首》

百里子男邦,职任非不厚。
治民如牧羊,扰之则惊走。
眷兹上虞邑,江海环左右。
萧萧北风寒,怒涛声撼吼。
元亮已赋归,世事付杯酒。
宗子古维城,此行应不苟。
茧丝与保障,二者孰先后。
勉旃重勉旃,毋袖经纶手。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赵宰之上虞二首》是宋代诗人于石创作的作品。本诗通过描绘一个官员离开家乡上任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并融入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意:诗人描述了一个官员离开家乡、前往上虞的情景。他认为这位官员的职位虽然并不是非常显赫,但他对待治民的态度如同牧羊,温文尔雅。上虞作为一个美丽的城邑,被江海环绕,风景宜人。然而,北风凛冽,怒涛翻腾,象征着世事的变幻和挑战。官员赵宰已经被派去执掌上虞,面对着繁重的工作和责任。诗人寄予了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以自身的才能和胸怀应对世事,不袖手旁观,努力为民众服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离家上任的情景,通过对环境和角色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官员责任的思考。诗中的上虞是一个美丽而富有挑战性的地方,它位于江海之间,风景优美,但北风的寒意和怒涛的声音也给人一种压迫感。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突出了官员的重任和责任,以及他们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所需具备的才能和智慧。

诗句中的"眷兹"、"萧萧"、"怒涛"等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眷兹"表达了诗人对上虞的眷恋之情,营造出一种情感上的依恋;"萧萧北风寒"则通过寒冷的北风来烘托出离别时的凄凉之感;"怒涛声撼吼"则描绘了江海上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官员在面对世事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此外,诗人通过对赵宰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对他的肯定和信任。他希望赵宰能以身作则,勤勉尽责,不袖手旁观,而是积极投身于治理之中。最后两句"茧丝与保障,二者孰先后",寓意着诗人对官员的思考。茧丝代表了官员的个人生活和家庭,保障则指官员的职责和使命。诗人倡导官员应先履行好职责使命,才能顾及个人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官员责任和人生态度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病中放言五首》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 《华亭十咏·三女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