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历江海,入此土,万水千山同一路。
来时无物去时空,稽首牟尼悉加护。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历经江海、来到这片土地的人,体现了万水千山同一路的情感。无论是来时还是去时,都感受到了时空的虚无。同时,作者虔诚地向牟尼佛祖磕头,寄托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祈求。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历经江海,入此土,
万水千山同一路。
来时无物去时空,
稽首牟尼悉加护。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通过描述历经江海、来到这片土地的人,表达了人们在行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尽管旅途艰辛,但作者以万水千山作为比喻,强调了众生在修行道路上的共通性,暗示了众生都在追求同一个目标。

诗词的第三句“来时无物去时空”表达了时光的无常和虚无。无论是来时还是去时,人们都无法带走物质的财富,也无法逃离时间的流逝。这句话呈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性,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修行的机会。

最后两句“稽首牟尼悉加护”,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佛祖庇佑的祈求。稽首表示对佛祖的恭敬和敬仰,悉加护则寓意佛祖对信仰者的庇佑和加持。通过这样的表达,作者表明了自己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佛祖的依靠,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和指引。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人们在修行道路上的坎坷与挣扎,强调了众生在不同时空中的共通性,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佛祖庇佑的期盼。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内心的感悟,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修行道路的思考。

  • 《枕上怀卢进斋》

    三载吴庠住,何由再合并。老来情不舍,枕上梦频成。撼树风终夜,敲窗雨数声。每思湖上酒,无日不同倾。

  • 《次吕子益韵》

    吕子奇才非复常,诗来起我醉中狂。大音谁和阳春曲?真色一空时世妆。东合献谀无辙迹,西湖寄傲有杯觞。病怀正待君湔祓,墨妙时须寄数行。

  • 《寄秦粹吕四丈职方渊》

    丈人宦意静如山,五十朱衣鬓未斑。富庶讴歌归别驾,太平谈笑服诸蛮。熊罴一兆高门后,鸿雁连飞绝塞间。莫学冯唐终蹭蹬,功名犹好出秦关。

  •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昌歜随宜泛绿醽,茧光依旧写黄庭。寿康莫采三年艾,瑞应从敷五荚蓂。

  • 《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

    春风有客梦刀头,政好将军侍太丘。为惜交情留信宿,无端樯燕聒离愁。

  • 《句》

    兴亡两天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