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法中王,最高胜,一微尘裹光无尽。
无边身相入微尘,转大法轮常普应。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中的证道之路的赞颂和歌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证道歌,法中王,最高胜,一微尘裹光无尽。
这是一首歌颂证道的诗,将其中的法中王称为最高胜者,象征着他在佛法中的卓越地位。一微尘指的是微小的尘埃,而光无尽则代表着无穷无尽的光芒。这两句表达了佛法中微尘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无边身相入微尘,转大法轮常普应。
无边身相指的是佛陀的无边身体,他的存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入微尘则暗示着佛陀的教法能够渗入微小的事物之中,使之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转大法轮表示佛法的传播和转动,常普应则表明佛法的普遍适用性和常久不变的响应。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佛法中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佛陀教法的普遍适用性。它赞美了佛法中的证道之路,并表达了对佛陀和佛法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也使人们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这首诗词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真理,以及将佛法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 《送留君玉高云卿自江阴迁松江四绝》

    老我秆枝甘伏鷃,羡君乔木又迁莺。清平官府无公事,分我丝苇一箸羹。

  • 《客好》

    薄田岁罕收,柴门客多好。车辙处厉趣,蒿莱不须扫。邻家知客到,亦复馈梨枣。酒尽当复沽,言论自颠倒。万事皆可谈,慎忽谈世道。

  • 《锦池芙蓉盛开与谭德称何国叔曾远逸玉季嘉吕》

    道人有园居,其门可罗爵。夫何诸贤杰,疎野尽阔略。联镳过柴荆,慰藉淡与泊。尔时木芙蓉,酣酣纵云萼。呼酒亟对之,不复次杯酌。西风吹雨小,池波晚烟阁。红痴高髼忪,翠闹竞参错。谈丛及笑粲,大胜世俗乐。翘摇鹏凤群,着我惭瘦鹤。区中有此不,今古一开拓。山林岂细故,人愿

  • 《泛溪》

    疑与武陵通,青溪碧嶂中。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才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

  • 《望湘亭》

    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

  • 《独坐吟》

    天告自丁宁,人多不肯听。四时皆有景,万物岂无情。祸福眼前事,是非身后名。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