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不除妄想不求真,大开宝藏施珠珍。
穷士未谙门外立,黄金窟裹作贫人。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不除妄想不求真,
大开宝藏施珠珍。
穷士未谙门外立,
黄金窟裹作贫人。

中文译文:

不除去妄想就无法追求真理,
大胆开启宝藏,施展珍宝。
贫穷的普通人还不了解门外的世界,
黄金窟穷得要卖身。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追求真理、摆脱妄想的意境。诗人认为只有摒弃妄念,才能找到真实的道路。他提到了一个寓言故事,穷人被黄金窟困住,想要摆脱贫穷,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诗人以此来比喻那些固守于一己私欲而无法体验真实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借用黄金窟的寓言形象来批判贪婪和固执己见的人,并强调只有摒弃妄念,追求真实,才能找到内心的宝藏。这首诗道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追求真理需要拥有开放的心态和舍弃一己私欲的勇气。同时,诗中先贫穷再富有的转折也提醒人们,虚有其表的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整首诗给人以启发,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价值和意义。

  •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不知笔砚缘封事,犹问佣书日几行。

  • 《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 《次韵戴帅初觅茶子二首》

    新诗著意不曾疏,苦觅茶栽胜索租。搜送坚霜千碧颗,难酬五十斛明珠。

  • 《问春》

    三月春归留不住,春归春意难分付。凡言归者必归家,为问春家在何处。

  • 《日长偶书》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 《感物》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癇。事业三盃酒,勋名九转丹。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