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儿,众随后,何异趁麞诸猎狗。
挂角羚羊何处寻,莫教回首连天吼。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狮子儿,众随后,
何异趁麞诸猎狗。
挂角羚羊何处寻,
莫教回首连天吼。
诗意:
狮子儿,引领众人前行,
就像猎狗追逐麞羚一样。
而挂角的羚羊又在何方?
不要让它回首,发出震天的吼声。
赏析:
这首诗词使用了象征意义和寓意深厚的修辞手法,通过描绘狮子、麞羚和羚羊等形象,表达了一种追求真理、修证道的意境。
首句以狮子为象征,狮子是勇猛威武的动物,代表着力量和领导力。狮子引领众人前行,象征着追随真理的人们。第二句中的麞羚指的是一种敏捷的动物,而猎狗则代表了追逐和追求。这里暗示着众人如同猎狗一般紧随其后,追逐着真理的踪迹。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挂角的羚羊。挂角的羚羊是一种神秘的形象,象征着道德的高尚和纯洁。然而,诗中暗示羚羊已经不再容易寻觅,可能意味着真理的追寻并非易事。最后一句警示道,不要让羚羊回首,因为一旦回首,将发出震天的吼声,这里可以理解为真理一旦被触及,将引发巨大的变革和影响。
整首诗通过描述动物形象,寄托了追求真理、修证道的情怀,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和追寻的坚定决心。同时,诗中以动物形象寓意,给予了诗词更加深刻和抽象的意义,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启示和反思。
宿雨才收,余寒尚力。牡丹将绽也、近寒食。人间好景,算仙家也惜。因循尽扫断、蓬莱迹。旧日天涯,如今咫尺。一月五番价、共欢集。些儿寿酒,且莫留半滴。一百二十个、好生日。
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求真初作传,炼魄已成仙。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
晨起霜如雪,天寒水欲冰。引舟拖急濑,扶杖历危层。北阮苦多事,二疎俄丧朋。山阿埋白璧,悲恸不能胜。
天公岂相撩,馈以万顷玉。朝来一堪煮。茗碗荐新菊。窗中有佳致,一水卧寒绿。城闉閴在眼,况复见岩谷。相过二三子,共喜醅翁熟。狂歌且暂醉,夜半还秉烛。犹胜杜陵翁,山中掘黄独。
满天风雨作新正,下访劳君一日程。长揖不交随俗礼,苦言惟有隔年情。镫生晕处醒相对,犬吠声中心自惊。人事难齐时事险,聚头时节且迟行。
贼来那可迩,而敢以身迎。身岂不知爱,心乎恐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