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吾今为君决,一字不留无可说。
耀古腾今彻底辉,不离当体常光洁。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未了吾今为君决,
一字不留无可说。
耀古腾今彻底辉,
不离当体常光洁。
诗意: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所作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中表达了证道的主题,以及真理的纯粹和光明。作者宣称自己将解决君王的问题,不遗留一字,没有什么可说的。这里的“君”可以被理解为指代皇帝或统治者,作者暗示自己有能力解决君王的难题。诗中强调耀古腾今,彻底辉映,意味着通过证道,真理可以传承并在当代照耀出更加明亮的光辉。作者表示真理不会离开它的本体,永远保持纯洁明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证道的自信和对真理的赞美。通过解决君王的问题,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证道的能力和智慧的自信。诗中的“耀古腾今”传递出真理的传承与延续的思想,显示出对于真理的崇高追求和尊重。最后两句表达了真理的纯洁和光明不会改变,永远保持清澈明亮。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证道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真理的崇高评价。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井州。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贡部抡才选,高风素所钦。方闻二道策,献纳百官箴。荣滞登台晚,周爰注意深。有时无命叹,遗恨古犹今。
螳臂初来攫晚蝉,那知黄雀沫馋涎。王孙挟弹无人处,一夜雕盘荐玳筵。
男儿鹜功名,浪起四方志。辙环百年间,正足消两髀。达人坐进此,妙处不容喙。卷舒周古今,俯仰小天地。南窗有馀清,松菊爽朝气。岂独傲世怀,吾生真可寄。
身虽居城邑,趣不落人间。门外尘埃满,庭中日月间。潮随朝梵响,雨入定衣斑。几欲携筇去,松阴一叩关。
酒熟送迎便,村村庆有年。妻孥亲稼穑,老稚效渔畋。红树青林外,黄芦白鸟边。稔看风景美,宁不羡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