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双忘性即真,夜来梦见一天星。
南曹北斗无藏隐,个个含光映法身。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译文:
心法双忘性即真,
夜来梦见一天星。
南曹北斗无藏隐,
个个含光映法身。
诗意:
这首《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证道之路的精神内涵和境界。
诗词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证道之路的境界和意义。诗人通过几句精炼的词句,揭示了证道过程中的重要观念。
诗中的"心法双忘性即真"表达了证道者要将心法和忘却二忘的境界合一,从而达到真实的境界。心法指的是修行者的心灵法则,而双忘则是指忘却一切外界干扰和自我的存在。
接着,诗人用"夜来梦见一天星"表达了证道者在寂静的夜晚通过梦境见到了一颗明亮的星星。这里的一天星暗示着真理和智慧的闪光点,象征着证道者在修行过程中获得的领悟和启示。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南曹和北斗两个象征性的事物。南曹指的是南方的文人雅士们,而北斗则代表了北方的众多星宿。诗中说南曹北斗无藏隐,意味着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众多星宿,都无法隐藏自己的光芒和真实的法身。这里的法身是指人的真实本性和内在的佛性。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表达,呈现出证道之路的境界和意义。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在忘却自我的过程中获得的真实和智慧,同时也强调了修行者本质的光芒和真实的法身。
笔端唤醒玉梅魂,满袖春风不见痕。未许卷帘新月上,却教烟雨恼黄昏。
老大何堪客,穷愁畧不醒。发因閒事白,眼为好山青。月下南飞鹊,风前自照萤。倚君如玉树,蒲柳愧雕零。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重到巴陵秋正清,岳阳城下系孤舲。江湖万里水云阔,天地一凉河叹明。月出洞庭鱼婢舞,气蒸云梦雁奴腥。篙工又鼓潇湘花,渔笛渔榔上下鸣。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庄周梦为胡蝶,胡蝶不知庄周。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