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解此如意珠,不论贫富灌头舒。
出没往来无欠缺,四生六道入无余。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我今解此如意珠,
不论贫富灌头舒。
出没往来无欠缺,
四生六道入无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人以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证道的颂扬和理解。
诗中的"如意珠"象征着智慧和觉悟的宝贝。诗人自豪地宣称他已经解开了这颗宝珠,意味着他已经领悟到了道理,不分贫富、不计较得失,心境舒畅。
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出没往来时的宁静和满足,没有任何遗憾。无论在四生六道(佛教中的生死轮回)中的哪个阶段,他都能安然接纳,没有任何留下的遗憾。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蕴含了释印肃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心境的超越。诗人通过这首诗词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宁静和智慧,以及对佛教思想的颂扬和追求。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造物生才自昔难,此君夭矫类龙鸾。圣贤本柄藏椰子,佛祖机锋寓棘端。畴昔诸人多北面,暮年万里着南冠。伤心海内交游尽,箧有遗书不忍看。
水明烟碧万条丝,短岸斜风晚更吹。红面小奴牵白马,为谁来系断肠枝。
危楼引望。天气犹寒花未放。远思悠悠。芳草何年恨即休。仙踪何处。此去蓬山多少路。春霭腾腾。更在瑶台十二层。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已问行藏。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缩首F56B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十年后,数椽屋,隐琊峰。人叹乾坤许大,醯瓮老山中。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