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纵遇锋刀常坦坦,只困得只金刚眼。
一相光中无二形,劫火洞然无退返。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纵遇锋刀常坦坦,
只困得只金刚眼。
一相光中无二形,
劫火洞然无退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证道的境界和境况。诗中通过锋刀和金刚眼的比喻,抒发了在证道过程中的坦然和不畏困难的心态。诗人描绘了证道者在修行中的境遇,表达了他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超然境界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锋刀和金刚眼的形象,通过对比来突出证道者的坚定和果敢。锋刀常坦坦,意味着证道者能够直面困难和挑战,毫不畏惧。金刚眼象征着智慧和洞察力,只有通过金刚眼才能看清真相,认识到一切现象的本质。诗中表达了证道者在修行中的专注和清晰,以及对生死轮回的洞悉和超越。

整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比喻,揭示了证道者在修行中所经历的心境和境遇。表达了他们超越尘世纷扰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词句,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现了宋代佛教诗词的独特魅力。

  • 《天台游山》

    烟萝穿几重,柴车倦驱驾。忽寻钟磬音,山腰得僧舍。主僧闻我来,曳杖出相迓。揖我坐虚阁,登临欠台榭。老屋数椽余,风物自闲暇。古木出云杪,遥岑来竹罅。下临一泓水,涵光冷相射。但能了此生,未遽惭大厦。我本山中人,偶失学圃稼。为米聊复留,两同僧过夏。得舟家可浮,遇竹

  • 《吴氏新城宅》

    溪声西去疾於雷,山麓云根翠户开。枉却幽寻三十载,壶天月窟欠曾来。

  • 《袭美将以绿罽为赠因成四韵》

    三径风霜利若刀,襜褕吹断罥蓬蒿。病中只自悲龙具,世上何人识羽袍。狐貉近怀珠履贵,薜萝遥羡白巾高。陈王轻暖如相遗,免致衰荷效广骚。

  • 《到九座》

    想像精蓝九叠前,青鞋今得踏云烟。霜边涧水多成玉,岭上人家半是仙。伏蟒千年无动意,老松何日不幽禅。可怜倚马思归客,有底区中未了缘。

  • 《游云际寺》

    衫袖拂青冥,推鞍上翠屏。尘埃辞马尾,城阙入窗棂。云领浮名去,钟撞大梦醒。茫茫山下事,满眼送流萍。

  • 《次韵郭删定观潮四绝》

    白浪初看云出门,惊涛旋见大江奔。不因江海雷霆斗,安识蛟龙窟宅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