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招得来生不如意,得少为多儿子戏。
广大门庭不肯游,衔铁拖犁泥裹睡。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招得来生不如意,
得少为多儿子戏。
广大门庭不肯游,
衔铁拖犁泥裹睡。

诗意:
这首《颂证道歌·证道歌》描述了一种境况,表达了对人生与修行的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批判现实的情绪,通过对一些具体的景象和行为的描绘,抒发了对世俗追求、物质欲望和浮躁心态的不满。诗人呼唤人们要追求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一种对世俗欲望的不屑和否定。诗中的第一句描述了人们渴望得到来世的幸福,但却常常不如意。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来世的向往。接着,诗人以一种讥讽的语气写到得少为多,指出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精神生活的追求,只是儿子的游戏而已。这里的儿子戏既可以理解为对于物质追求的戏谑,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生活的纵容和放纵。

诗的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和行为,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物质欲望时的愚昧和迷失。广大门庭不肯游,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固守于狭小的门庭之内,不肯去开阔的世界中游历,拘泥于物质的追逐。衔铁拖犁泥裹睡,则是以农耕的景象来表达人们过于沉迷于物质欲望而忽略了精神修养的境况。这种形象的描绘,更加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具体景象和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追逐和浮躁的不满,呼唤人们要追求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中的讽刺和隐喻手法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深度,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够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游庐山山阳七咏 开先瀑布》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 《陌上赠美人(一作小放歌行)》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 《道室杂咏》

    精神有限惟当啬,造化无心不汝私。此事安须知决择,鸡鸣勿後老人期。

  • 《閒吟》

    千首诗轻万户侯,富如猗顿亦何求。六义中间有至乐,不须苦作楚人骚。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器宇廓落,形像乾枯。一点彻灵府,万年空劫壶。青原门下识麟角,黄檗床头捋虎须。死中还活兮活中还死,无中却有兮有中却无。

  • 《杜陵秋思》

    南望商於北帝都,两堪栖托两无图。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岩畔早凉生紫桂,井边疏影落高梧。一杯渌酒他年忆,沥向清波寄五湖。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