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大千沙界海中沤,何必春风更点头。
雪夜一枝浑漏泄,速传驿马进王侯。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颂证道歌·证道歌》。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千沙界海中沤,
何必春风更点头。
雪夜一枝浑漏泄,
速传驿马进王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大千沙界海中的场景,其中蕴含着对证道的歌颂。诗人表达了无需依赖春风的点头,大自然本身就能够启示人们通向真理的道路。在雪夜中,一支枯枝透露出深意,传递给驿马,进而传达给王侯,以加速真理的传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出了对证道的赞美和呼唤。诗人通过描绘大千沙界海中的景象,暗示着宇宙间存在着无尽的智慧和真理。诗句中的"沤"一词,意味着涌动、沸腾,暗示了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以"何必春风更点头"的问句,表达了对依赖外在因素的怀疑,强调了个体内在的力量和智慧。雪夜中的一枝枯枝,简单而朴素,却能够透露出深刻的哲理和道理,这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有可能找到启示和真理的路径。驿马则代表了信息的传播媒介,传递着诗人的思想和智慧。最后,这些信息传达给王侯,意味着诗人渴望将真理和智慧传播给社会的高层,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总体而言,《颂证道歌·证道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意境深远的场景,并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证道和智慧力量的赞美。这首诗词鼓励人们发掘内心的智慧,不依赖外在的因素,努力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道路,并将其传播给他人,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脱京口·上江难》

    蒙冲两岸夹长川,鼠伏孤蓬棹向前。七里江边惊一喝,天教潮退阁巡船。

  • 《晚过象之葆光亭步月》

    浮沉闾里间,放志谢维挚。行贪月色静,归犯霜华湿。寒鼓出城重,飞星过楼急。却想竹亭下,主人犹独立。

  •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

    城西冷叟半忙闲,人道王阳得早还。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初无狗盗窥篱落。底事蛾眉失锁关。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 《春晓》

    草阁临春浦,蓬扉惊曙鸦。水明残夜月,云傍隔溪花。

  • 《满庭芳》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

  •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

    秘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秋烟凝缥帙,晓色上璇题。门接承明近,池连太液低。疏钟文马驻,繁叶彩禽栖。职美纶将綍,荣深组及珪。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始欢新遇重,还惜旧游暌。左宦登吴岫,分家渡越溪。赋中频叹鵩,卜处几听鸡。望阙应多恋,临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