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诸行无常一切空,一切空处合元宗。
如如莫作身边见,法界无他一性同。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诸行无常一切空,
一切空处合元宗。
如如莫作身边见,
法界无他一性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中的“无常”和“空”的思想。诗人告诫人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都是空的。在这无常和空的境界中,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佛法。诗人进一步强调,我们应当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不要陷入对表面现象的执著,而要在法界中寻找到一切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炼的表述,传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诗人用“诸行无常”来形容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幻无常的,没有恒久不变的存在。接着,“一切空处合元宗”表明在这无常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现象背后的真正本质,即“空”。这里的“空”并非指虚无或不存在,而是指事物的本来面目,超越表面现象的真实性质。最后两句“如如莫作身边见,法界无他一性同”强调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表面的现象,而是要以平等、超越的眼光去看待世间万物。所有事物都存在于法界之中,法界中没有分别,没有差别,一切都是相同的本性。

这首诗词简洁而深刻地传递了佛教的哲学思想,引导人们超越表象,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质和共同性。它通过对无常和空的描绘,提醒人们不要被世俗的变迁所困扰,而是要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超越,以求得真正的智慧和解脱。这首诗词的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具有启迪人心的力量,有助于人们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 《悼八婶孺人》

    当年枣栗奉高堂,憔悴俄惊哭杞梁。目见两孤成乳酪,坐闻一节胜冰霜。仙游已作朝霞会,尘世空将旧屦藏。莫问生来寿何许,曾孙儿女亦成行。

  • 《山堂鞏先生挽诗三首》

    源流简公出,名字鲁山宗。避地江之左,惊人易以东。机云千载里,歆向一门中。敬止山堂老,才名是至公。

  • 《孟子》

    山径之行才不用,依然茅{上蔇下木}是荆榛。人心顷刻无容放,稍或遗忘欲遂生。

  • 《此君庵》

    斑斑堕箨开新筠,粉光璀璨香氛氲。我常爱君此默坐,胜见无限寻常人。

  • 《送五八侄归二江》

    清霜入短褐,送汝酌深杯。万事不如学,千金难买才。关心门户重,过眼岁时催。莫待收灯后,驱车望早来。

  • 《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