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一切水月一月摄,翳眼盲夫胡指决。
都卢只这一心光,年年来叫桃花月。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与月相辉映,皆是道的证明。
蒙蔽了眼的愚者,胡乱指责决断。
只有一颗纯净之心,照亮了每年桃花下的月光。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水月的描绘,表达了道的真理和智慧的重要性。诗人指出,水和月都是道的证明,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示了道的存在和力量。然而,那些被愚昧蒙蔽的人却无法理解和欣赏道的真谛,他们只是随意地批评和指责,缺乏真正的洞察力。相反,只有那些怀有纯净心灵的人,才能透过桃花下的月光,感受到道的启示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水与月的对比象征着世间的变化和虚幻,而道则超越了这些表面的现象,具有永恒的价值和真理。诗人通过描绘愚昧的人无知和盲目的行为,强调了智慧和洞察力的重要性。只有拥有纯净心灵的人,才能领悟到桃花下月光的美丽景象,这种景象象征着道的启示和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道的颂扬和对智慧的呼唤。它提醒人们要保持纯净的心灵,以开启对道的理解和领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示了道在世界中的存在和体现,启发读者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内在意义。

  • 《谒金门》

    风雨急。红紫又还狼藉。嫩绿团枝苔径湿。帘开双燕入。院静昼闲人寂。一缕水沈烟直。心事有谁能会得。阶前芳草碧。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天之空兮星斗寒,海之缩兮潮波还。推月之蟾止三脚,养雾之豹窥一斑。拈出门门问相识,知音点头应不悭。

  • 《寄分司张郎中》

    一别京华年岁久,卷中多见岭南诗。声名已压众人上,愁思未平双鬓知。江郡迁移犹远地,仙官荣宠是分司。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 《百年》

    流水故人尽,荒村落叶多。空余老矍铄,全是病维摩。齿落不知味,眼花应有魔。百年聊尔尔,千载欲如何。

  • 《踏莎行 云窗秋梦 复古诗集五》

    烟冷瑶棂,神游贝阙。芙蓉城里花如雪。仙郎同蹑凤凰翎,千门万户皆明月。地老天荒,山青海碧。满身风露飘环*。高楼画角苦无情,一声

  • 《异同吟》

    俊快伤灭裂,厚重伤滞泥。趋造随所尚,不免有同异。异同必为非,同已必为是。是非战异同,终身不知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