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一决一切了,十二时中常皎皎。
掷剑挥空大丈夫,回头自觉无边表。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现在我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士一决一切了,
十二时中常皎皎。
掷剑挥空大丈夫,
回头自觉无边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上士(高尚的人)一决胜负,决定一切的坚决态度。在十二时辰中,他们经常保持明亮的精神和高显的品德。诗中提到掷剑挥空的大丈夫,意味着他们勇敢无畏,舍弃了一切个人私利,回首回头时,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上士的高尚情操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首句"上士一决一切了"表达了上士们在关键时刻能够果断做出决策,决定自己的命运。"十二时中常皎皎"一句描绘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常常保持明亮、纯洁的品性,不受外界诱惑的侵蚀。"掷剑挥空大丈夫"这一句用形象的语言形容了上士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他们舍弃一切个人私利,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奋斗。最后一句"回头自觉无边表"表达了当他们回首回头时,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境界是无限的,他们在追求道德境界和功德积累的过程中超越了凡俗之表。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上士的崇高理念和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在面临抉择时保持坚定,勇于面对挑战,并提醒人们要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诗中倡导舍弃功利主义,追求精神层面的境界和价值,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道德觉醒的赞美和崇拜。
总之,《颂证道歌·证道歌》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描绘上士的高尚品质和崇高追求,唤起人们对于追求卓越和道德境界的思考,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精神有限惟当啬,造化无心不汝私。此事安须知决择,鸡鸣勿後老人期。
千首诗轻万户侯,富如猗顿亦何求。六义中间有至乐,不须苦作楚人骚。
器宇廓落,形像乾枯。一点彻灵府,万年空劫壶。青原门下识麟角,黄檗床头捋虎须。死中还活兮活中还死,无中却有兮有中却无。
南望商於北帝都,两堪栖托两无图。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岩畔早凉生紫桂,井边疏影落高梧。一杯渌酒他年忆,沥向清波寄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