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粉骨碎身未足酬,念渠多劫力勤修。
如今分付无人要,春晴晓雾连天碧。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中文译文:
粉骨碎身未足酬,
念渠多劫力勤修。
如今分付无人要,
春晴晓雾连天碧。

诗意: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由宋代释印肃所作,以朴素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思考人生和修行道路的情感。诗中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辛勤修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牺牲,并表达了他对修道成果的渴望与不足。诗人通过精炼的词句,凝练地表达了对修道者努力修行的赞颂和对修行道路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将修行者的心路历程描述得淋漓尽致。首两句"粉骨碎身未足酬,念渠多劫力勤修"直接揭示了修道者经历的辛苦和付出的牺牲,他们的精神与肉体都遭受着巨大的磨难。接着,诗句"如今分付无人要"表达了修道者为了追求真理而放下尘世的人世间的冷落和无人理解的境遇。

最后两句"春晴晓雾连天碧"将读者的视线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拉回到自然景观上,通过春日的晴朗和早晨的雾气,展现了一种宁静、朴素的美感。这种美感在修行者的心中显得更加珍贵,也传递出一种对内心宁静与清明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明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和磨难,同时也揭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坚定和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晰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修行者内心与外在世界的交织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内心深处的探索。

  • 《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

    谢守高斋结构新,一方风景万家情。群贤讵减山阴会,远俗初闻正始声。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

  • 《拟玉台体七首·雨中归》

    朝看楼上云,日暮城南雨。路远香车迟,迢迢向何所。

  • 《绍兴十年发皇太后册宝八首》

    礼行东朝,乐奏大吕。羽术森陈,簪坤式序。云幄邃央,宏曲是举。天子万年,母备环宇。

  • 《送智道者》

    胸中历历几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如如炒境无多事,了了真心不碍禅。安坐高峰重点检,未须枕石伴云眠。

  • 《仲冬书事》

    边头无警少铃声,病得新霜亦已平。赤脚听蛩勤夜绩,苍头租犊待冬耕。发奁双兔骈头卧,溢榼芳醪彻底清。里巷纷纷夸节物,春盘傩鼓渐关情。

  • 《赠虞十五司马》

    远师虞秘监,今喜识玄孙。形像丹青逼,家声器宇存。凄凉怜笔势,浩荡问词源。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伫鸣南岳凤,欲化北溟鲲。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过逢联客位,日夜倒芳尊。沙岸风吹叶,云江月上轩。百年嗟已半,四座敢辞喧。书籍终相与,青山隔故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