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相,无人法,不用尺刀并寸甲。
魔军尽总证菩提,大地须弥一芥纳。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释印肃所创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证实相,无人法,不用尺刀并寸甲。
魔军尽总证菩提,大地须弥一芥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证明事物的真相并非靠人的法度,不需要使用尺刀、寸甲等物。所有邪恶势力最终都会认证菩提,大地之广被比作芥子。
赏析:
《颂证道歌·证道歌》的诗意深邃,展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诗人宣称,真相的证明并非来自人类的智慧和努力,而是超越人力的存在来证实。尺刀和寸甲代表了世俗的力量和法律制度,诗人则指出它们无法给予真相以证明。诗人进一步声称,邪恶的势力最终会彻底转化为正面的存在,认证佛教教义。最后两句表达了大地之广被佛教视为微不足道,就像芥子一般微小。
这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佛教思想尊重真相和正义的核心信念。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方式也给予读者以深刻的思考空间。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佛教对超越人类力量、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南邻赏雪珠箔褰,红炉绿酒围婵娟。非邻飞雪洒枕席,拥户亭午无炊烟。袁安吻燥屋不补,东郭足皲履已穿。呜呼悲歌兮歌且止,安得薪炭如蓬酒如水。
材业光华蔼荐绅,由来孝子出忠臣。五年字邑祗明诏,两路观风惠远民。徐穉湖边才卜筑,葛翁山下忽栖神。朔云千里人挥泪,遗命归从大母邻。
僧房高下居,闭门秋色闲。阳树挺幽径,阴崖仰层关。周垣若涧底,疏翠当窗间。窗中如有人,闻声杳难攀。遥知纵目处,树杪见前湾。白日山后没,好月湖中还。念此来何时,使我舒心颜。
初月澹微茫,猿啼楚江晓。恬风展波镜,千里泻弥渺。起语船上人,惊飞岸边鸟。行装乱填委,徒御争纷扰。川后弭安流,天吴沕深窈。阴霾敛遥翳,目断秋旻杳。响枻节歌长,翔帆逗风小。人生等萍寄,奔涉何时了。旅思协悲端,羁情重忧悄。忠沉不可见,水吊鸣寒筿。回首噭湘累,苍山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随风秋树叶,对月老宫人。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又是春生杜若洲,凭兰回首总关愁。云横楚峡萦新梦,月泛吴波忆旧游。立马醉题花外驿,闻莺笑倚柳边楼。如今万事经心懒,只合长歌拟四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