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兽闻之皆脑裂,穿山透石魔群折。
夜来依旧卓长空,饱清风,漱明月。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兽闻之皆脑裂,
穿山透石魔群折。
夜来依旧卓长空,
饱清风,漱明月。
诗意:
这首诗以颂扬证道为主题,表达了证道的威力和美好。诗中描绘了证道之音的震撼力,让所有的动物都感到震惊,它们的脑袋仿佛要裂开一般。证道之音穿透山岭,击溃邪恶势力,展现出超凡的力量。夜晚降临时,证道之音依然在高空中响彻,它充满了清新的风和明亮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证道的力量和美妙。诗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证道之音的威力夸张为能够让动物的脑袋裂开。这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中表达的震撼和强大感。同时,描绘了证道之音穿越山岭、击溃魔群的情景,表现出证道的不可阻挡性和无所不及的力量。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夜晚的场景作为衬托,强调证道之音的持久和不朽。证道之音在长空中依旧回荡,象征着它的永恒存在。清风和明月则象征着纯洁和明亮,进一步强调了证道的美好和高尚。
这首诗以其雄浑有力的语言和夸张的形象,表达了对证道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通过描绘证道之音的威力和美妙,诗人展示了证道的超凡力量和深远意义,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境界。
人世红尘高没马,老禅方丈足清幽。入门便觉气侯别,历耳似知天地秋。不羡书生能作赋,却怜游子太多愁。夜来树影飘零尽,明月无端生屋头。
鬓发已皤非故吾,依然破帽老骑驴。江边游了断肠句,汉殿逐臣流涕书。父祖松楸三世冢,弟兄桑梓百年居。狐丘未死归心切,未有相如驷马车。
岁暮送行舟,寒烟古渡头。渚禽冲客起,野水带冰流。经史探深趣,江山属壮游。莫将和氏璧,轻向暗中投。
春初未有象,幽兴一何深。细雨能输酒,轻风不隔琴。无烦问北信,且强学南音。白发宁欺客,愁来处处侵。
冰壶凝皓彩,水殿漾轻涟。绣茧夸新巧,萦丝喜续年。
古来玉唾壶,歌罢壶为缺。忧时一片心,常惜志士烈。{左辟右鸟}鹈莹出昆吾刀,截肪温润如世膏。悲歌声动行云高,何爱一阕称世豪。马生冀州北,未省能伏枥。骨拳鬃秃刓四蹄,凤膺赭汗人不知。夕阳芳草雇影嘶,犹忆振鬣天山西。可怜岁华暮,万里瑶池路。盐车辘辘逾太行,夜然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