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是则龙女顿成佛,一颗明珠非外物。
南方无垢息光□,亲见灵山分皂白。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是则龙女顿成佛,
一颗明珠非外物。
南方无垢息光明,
亲见灵山分皂白。

诗意:
这首诗词以表达证道之喜悦为主题,通过描写龙女修行成佛和明珠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深切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印肃禅师对证道的赞叹和欢喜之情。首句"是则龙女顿成佛"意味着龙女在修行过程中获得了证悟,顿悟成佛,象征着人们通过修行可以实现心灵的升华和解脱。接着的"一颗明珠非外物"表达了修行者心中的明智和智慧,暗示了真正的宝藏在于内心的觉醒和提升,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

下半部分的两句"南方无垢息光明,亲见灵山分皂白"描绘了南方的清净和光明,暗喻着修行者在心灵中亲身目睹了灵山的明亮和洁净。"灵山分皂白"的形象描述了修行者的境界达到了纯净无暇的境地,皂白象征着纯洁和无染。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句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修行者对证道的喜悦和对内心境界的赞美,同时也启示人们通过修行追求内心的提升和觉醒,寻求真正的幸福与解脱。

  • 《虚白》

    陈君作斋舍,谥之以虚白。惟虚白故生,此义无二说。人言庄周愚,我爱庄周达。东坡老仙翁,出语世津栰。亦尝为虚白,是乃道所集。庄苏一等人,夫子盖三益。惟虚定何虚,而室又何室。是取此蘧庐,而谓无一物。鉴明尘垢去,水静鬓眉出。是中可观妙,无但充游息。何当过夫君,相与

  • 《蓦山溪 曾萧真人 见金莲正宗记》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只为有声闻,却隔了、玄元妙道。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一般衰,一般老,空恁一般了。岂知玄妙,刚被身心傲。度日若*盲,诮不识、丹砂炉灶。好将二物,鼎内结成丹,服饵了,得长生,携手归蓬岛。

  • 《开岁屡作雨不成正月二十六日夜乃得雨明日行》

    东风催雨破天悭,行圃归来剩解颜。百草吹香蝴蝶闹,一溪涨绿鹭鸶闲。老来每叹论心少,贫甚方知觅醉艰。犹赖篮舆无恙在,呼儿结束入南山。

  • 《西华》

    五千仞有余神秀,一一排云上氵寥。叠嶂出关分二陕,残冈过水作中条。巨灵庙破生春草,毛女峰高入绛霄。拜祝金天乞阴德,为民求主降神尧。

  • 《次韵王荐推官见寄》

    可怜衰病孰为媒,私喜邻邦得俊才。玉案愧无酬锦绣,木瓜却用报琼瑰。风流似欲传诸谢,格律犹应学老梅。始信山川出才士,扁舟新自宛溪来。〈荐,宣人也。〉

  • 《滕用亨诸篆体歌》

    维周大篆成史籀,宣圣传经制蝌蚪。总因仓颉见鸟迹,象形置书变来久。李斯小篆类玉箸,钟鼎鱼虫分众手。碧霄鸾凤漫回翔,沧海蛟螭互蟠纽。有如垂露杨柳叶,或似委薤剑环首。许慎程邈评已彰,余子纷纷亦何有。有唐阳冰号高古,尝拓鸿都峄山谱。新泉丹井尚幸存,缨络麒麟折钗股。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