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浮云空去来,自是凡夫眼不开。
烂煮坚冰充午膳,熟煎雪块作油{左饣右追}。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五阴浮云空去来,
自是凡夫眼不开。
烂煮坚冰充午膳,
熟煎雪块作油。
中文译文:
五阴(五蕴)如浮云空虚地来去,
这是凡夫的眼睛看不见的。
煮烂坚冰当作午餐,
煎熟雪块当作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之手,描述了修行者对世俗事物的超越和超脱。通过五阴浮云、凡夫眼不开这两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世俗欲望的超越,把浮躁的世间看作是虚幻、空灵的。
接着,描述了煮烂坚冰充作午餐、熟煎雪块作油的场景。这是修行者对于物质世界的颠覆,属于佛教的一种修行态度,通过将寻常的事物加以颠倒,来强调修行者的清净心态,以及对世俗事物的超越和解脱。
整首诗词诙谐而又深邃,充满了哲学意味。释印肃以简洁的诗句,将修行者的境界抽象形容,使人对佛教的修行观念产生深思。同时,通过这种颠覆性的描述,讽刺了世俗人的繁琐和固步自封,对人们的思考也提出了反省。诗中的形象描绘独特巧妙,使整首诗词生动有趣,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幸自心肠稳审,怎禁眼脑迷奚。招愁买恨带人疑。一味笑吟吟地。闲趁莺来日下,却随燕入乌衣。阿蛮风味有谁知。认得乐天词意。
君泛脂江我泛娄,沙棠小桨木兰舟。醉吹铁笛珠帘底,端为风流刺史留。
坤元博厚,对越天明。展事方泽,禀惟顾歆。嘉玉量币,祗牙纯精。锡我繁祉,燕及函生。
传闻交州初陵梁,东连五溪西氐羌。军行不断蛮标盾,谋主皆收汉畔亡。合浦谯门腥血沸,看兴城下白骨荒。谋臣异时坐致寇,守臣今日愧苞桑。已遣戈船下漓水,更分楼船浮豫章。颇闻师出三鸦路,尽是中屯六郡良。汉南食麦如食玉,湖南驱人如驱羊。营平请谷三百万,祁连引兵九千里。
裘葛终年累已轻,薄蕉如雾气尤清。应知浣濯衣棱败,少助晨趋萃蔡声。灯笼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溶溶春水碧生池,上相临观许从随。万姓歌呼喜游豫,几人出处佩安危。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笳鼓明当催晓发,柳烟花露湿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