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三岁便能大哮吼,文殊也道难征斗。
遑遑权托罽宾牵,如今脱体无人守。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岁便能大哮吼,
文殊也道难征斗。
遑遑权托罽宾牵,
如今脱体无人守。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修行证道过程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提到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佛教中智慧与文学的象征,代表智慧与知识的修行。诗人通过描述三岁的孩童已经能够发出宏大的声响,暗示修行的道路并不容易。即便是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也在证道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证道的艰难与无常。三岁孩童大声哮吼的形象,象征着修行者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的坚定和勇气。而文殊菩萨的难以征斗,则强调了修行的困难和挑战。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传达了修行的艰辛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的后两句描述了权力和名利对修行的干扰。遥指权力者,被罽宾押解,表示修行者在世俗纷扰中难以专心修行。而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修行者缺乏坚守和守护的担忧,形容修行者脱离了原本的本心,无法守住修行的初衷。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证道的艰难与无常,以及权力和名利对修行的干扰。诗人以此寄托了对修行者的期望和警示,呼唤修行者坚守初心,专心追求真理。

  • 《偈颂九十三首》

    据此丈室,无可不可。要行即行,要坐便坐。漆桶相挨,一时打破。三脚虾蟆透九垓,笑倒嵩山破灶堕。

  • 《得张正字诗》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 《赋得生刍一束》

    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蒨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每惭蘋藻用,多谢vK兰荣。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谘询如不弃,终冀及微生。

  • 《令节即事简晞仲德施》

    寒食清明节令佳,禁烟遗俗渺天涯。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犹烦翠幕遮。长短骤看森雨笋,高低难觅旋风花。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

  • 《得月亭》

    月照乾坤岂得私,只缘近水倍光辉。况逢秋杪气犹爽,一笑从容尽醉归。

  • 《雨里问讯张定叟通判西园杏花二首》

    梅不嫌疏杏要繁,主人何忍折令残。也知雨意将无恶,为勒芳菲故故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