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真不立,妄本空,劝君贼过莫施弓。
越古超今无可有,纤毫窒碍不能通。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译文:
真理不依附于特定事物,虚幻的存在无实质。
劝告君子,不要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古代以来的智慧超越了现代,已无法找到可行之路。
即使是微小的束缚也会阻碍真理的传达。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一首探讨真理和追求智慧的歌颂。作者通过对真理和虚幻的对比,表达了真理超越特定的形式和表象,而虚幻的存在是没有实质的。他劝告读者不要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避免走入歧途。作者表示古代的智慧超越了现代,暗示了现代人在寻求真理和智慧方面可能会面临的困境。即使是微小的束缚也会妨碍真理的传达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思索和赞美。作者通过对"真"与"虚"、"古"与"今"的对比,强调真理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以及古代智慧的价值。他警示读者不要被妄念所困扰,执着于表象而忽略了真理的存在。诗中运用了"纤毫窒碍不能通"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微小的束缚也会妨碍真理的传达。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引发人们对真理和智慧的思考。

  •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芙蓉仙人旧游处,苍藤翠壁初无路。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余糟醑。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

  • 《自上元后闲作五首》

    东风吹雨夜侵阶,楼角长烟晓未开。何事旧时愁意绪,一番春至一番来。

  • 《凤楼春》

    凤髻绿云丛,深掩房栊。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慵。匀面泪,脸珠融。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小楼中,春思无穷。倚阑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起东风。斜日照帘,罗幌香冷粉屏空。海棠零落,莺语残红。

  • 《颂古三十八首》

    临济赵州,禅林宗匠。特地相逢,恰似相扑,撞见今时行脚僧,呼为两个闲和尚。

  • 《杂诗(二首)》

    凤凰游北极,金风袭郊扃。众秽俱零落,芳草亦不生。徘徊幽岩中,但见松枝青。托根未得所,叹息此孤英。

  • 《故知院枢密相公叶公挽章二首》

    取第如前俯,论兵度昔贤。击奸清相位,捧日上虞渊。气节公卿右,勋庸日月边。一生惟许国,史牒谅盈编。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