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閴寂安居实潇洒,拄杖撑天犹懒把。
兴云布雨济含生,试问乾坤谁渴者。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证道生活的颂扬和赞美。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閴寂安居实潇洒,
拄杖撑天犹懒把。
兴云布雨济含生,
试问乾坤谁渴者。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为背景,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道的领悟。

诗词的诗意在于表达了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态度。诗人以“閴寂安居”来形容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他拄着拐杖,仿佛撑起一片天空,表达了随遇而安、从容自在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兴云布雨济含生”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体悟。兴云布雨象征着慈悲和助人,济含生表示滋润和滋养生命,表达了诗人对于善行和利他精神的崇尚。

最后一句“试问乾坤谁渴者”,是一种反问的修辞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真正追求道的人的自省和质问。乾坤广阔,但只有真正渴望证道的人才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证道生活的赞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和实践善行的生活态度。

  • 《普向山门》

    来访山中景,亭阑鼠甘阴。客投孤寺宿,蝉趁夕阳晴。满树青苔湿,一村黄叶深。纳凉归去晚,湖月挂遥林。

  • 《调笑》

    心醉双翠翘。西厢月冷蒙花雾。落霞零乱墙东树。此夜灵犀已暗通,玉环寄恨人何处。何处。长安路。不记墙东花拂树。瑶琴理罢霓裳谱。依旧月窗风户。薄情年少如飞絮。梦逐玉环西去。

  • 《拜访陆处士》

    万卷书边人半白,再来惟恐降玄纁。性灵比鹤争多少,气力登山较几分。吟鬓渐无前度漆,寝衣犹有昨宵云。将知谷口耕烟者,低视齐梁楚赵君。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五》

    幼闻锦江春,欲访子云宅。叩门问奇字,便埽四方迹。青云看一鹗,凡毛愧累百。劳公谕伯业,齿坚头未白。何当摆俗累,岁月可惋惜。

  • 《春日言怀》

    湛湛琴前酒,期自赏青春。胡为缄笑语,深念不思身。寂寂花舞多,嘤嘤鸟言频。心悲兄弟远,愿见相似人。江界田土卑,竞来东作勤。岁寒虚尽力,家外无强亲。杳窅青云望,无途同苦辛。

  • 《牵牛花》

    圆似流钱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秋深结此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