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游江海,涉山川,披云带雨足连天。
道得亦来叉下死,三千里外为君传。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描绘了他游历江海、穿越山川的壮丽景象,以及他对道的领悟和传道的决心。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道的追求和对传道使命的热爱。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游江海,涉山川,
披云带雨足连天。
道得亦来叉下死,
三千里外为君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游江海、涉山川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中。披云带雨,形容作者在行走中所遇到的各种天气变化,表达了他坚韧不拔的决心。其中,“道得亦来叉下死”的意思是指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也要坚守并传承道义。最后一句“三千里外为君传”则表达了作者为了传播道义愿意远行三千里,为君主传道。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展示了作者对道的理解和对传道使命的执着。通过游历江海、涉越山川的描绘,作者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道的领悟。他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坚守道义并将其传承下去。这首诗词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道和君主的忠诚与热爱。

这首诗词值得赏析的地方在于其表达了作者对道的领悟和传道使命的坚守。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中,同时展示了自己对道的理解和追求。诗词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对道的虔诚以及对君主的忠诚,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质和奉献精神。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道的追求和为道传播而不惜牺牲的决心,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词以其豪情壮志和情感的真挚感染着读者,使人对道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产生深思。

  • 《次韵答胡委履二首》

    吾易不师房与雄,吾筴不占方与功。曰生一字有馀矣,万有二千无隐尔。家人养火青枫前,过鼎一散成灰烟。泉亭长在麓之始,一止于山斯蹇矣。君不见坎离汲汲长相亲,天渊混混无停云。栋根已腐先复神,硕果未落心先人。心源翼翼城与瓶,目光步步蘧而醒。得路至死行勿还,一篑自到天

  • 《临江仙(景修席上再赋)》

    难得今朝风日好,春光佳思平分。虽然公子暗招魂。其如抬眼看,都是旧时痕。酒到强寻欢日路,坐来谁为温存。落花流水不堪论。何时弦上意,重为拂桐孙。

  • 《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有警觉乃是向道》

    平生讨经论,苦行峻廉隅。伪契已无分,买山云自俱。身为郎庙宰,梦作种田夫。欲辨身兼梦,还如鼓与桴。

  • 《高其佩指头画虎》

    铁岭老人阎李流,画不用笔用指头,纵横挥洒饶奇趣,晚年手法弥警遒。为吾染指画苍虎,气横幽壑寒飕飕,落墨伊始鸦雀避,着色欲罢豺狼愁。怒似苍鹰厉拳爪,炯然霹雳凝双眸,万里平川望无极,三株古柏拏龙虬。老人阅世如云浮,独于画法未肯休,此图赠我实手迹,笔绘还输第二筹。

  • 《答陈则见寄》

    何由慰远思,独咏寄来诗。行路方难日,清秋欲尽时。江多惊雁火,树少宿鸟枝。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

  • 《雨雪中岁享卧病不能陪位令诸了代拜》

    岁事无多世事忙,病夫终日卧藤床。雪积易消春已近,雨来无节昼偏长。朝仪尚想三回舞,岁享难持一瓣香。莫道盖棺便无事,义方犹欲训诸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