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豁达空,拨困晨,不著片衣爱向火。
见他富贵便嗔嫌,业海深深何处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豁达空,拨困晨,不著片衣爱向火。
在宁静的空间中,拨动困境的晨钟,不为物质所累,憧憬燃烧的烈焰。

见他富贵便嗔嫌,业海深深何处軃。
看到别人富贵时,便心生嫉妒和嫌恶,而沉迷于深不可测的世俗纷扰之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和虚荣心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超然的心境和超越世俗的态度,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超脱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人用"豁达空"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宁静和平静。"拨困晨"则表明诗人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主动摆脱困扰,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不著片衣爱向火"表达了诗人不被外在物质所束缚,追求内心的热情和燃烧的激情。

在第二句中,诗人以"见他富贵便嗔嫌"来揭示人们普遍存在的嫉妒心理和对他人成功的不满。"业海深深何处軃"则表达了人们在追逐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陷入了无边无际的纷扰之中,迷失了自我。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于超越物欲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思考。通过表达对物质追求的超脱,诗人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摆脱世俗的纷扰,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心境的同时,也具有普遍的人生启示意义。

  • 《喜雪六首》

    南邻赏雪珠箔褰,红炉绿酒围婵娟。非邻飞雪洒枕席,拥户亭午无炊烟。袁安吻燥屋不补,东郭足皲履已穿。呜呼悲歌兮歌且止,安得薪炭如蓬酒如水。

  • 《晖仲叔挽词》

    材业光华蔼荐绅,由来孝子出忠臣。五年字邑祗明诏,两路观风惠远民。徐穉湖边才卜筑,葛翁山下忽栖神。朔云千里人挥泪,遗命归从大母邻。

  • 《入殿左僧舍下遵曲径仰见崖端高轩绝可舒瞩》

    僧房高下居,闭门秋色闲。阳树挺幽径,阴崖仰层关。周垣若涧底,疏翠当窗间。窗中如有人,闻声杳难攀。遥知纵目处,树杪见前湾。白日山后没,好月湖中还。念此来何时,使我舒心颜。

  • 《题燕龙图楚江秋晓卷》

    初月澹微茫,猿啼楚江晓。恬风展波镜,千里泻弥渺。起语船上人,惊飞岸边鸟。行装乱填委,徒御争纷扰。川后弭安流,天吴沕深窈。阴霾敛遥翳,目断秋旻杳。响枻节歌长,翔帆逗风小。人生等萍寄,奔涉何时了。旅思协悲端,羁情重忧悄。忠沉不可见,水吊鸣寒筿。回首噭湘累,苍山

  • 《秋望兴庆宫》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随风秋树叶,对月老宫人。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 《初春感旧》

    又是春生杜若洲,凭兰回首总关愁。云横楚峡萦新梦,月泛吴波忆旧游。立马醉题花外驿,闻莺笑倚柳边楼。如今万事经心懒,只合长歌拟四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