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艳春墀发花朵,寂寂春寒试灯火。
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风月可。
向昔登高平远间,满目沧浪无土山。
就中有人郑君美,学富文清幽意闲。
信美闲游动千里,如花揽结金陵子。
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
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
冉香亭下神姑酒,忽忽江皋离恨多。
《送郑见素游江东》是明代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艳艳春墀发花朵,
寂寂春寒试灯火。
人日何人清夜沈,
玉茗堂前风月可。
向昔登高平远间,
满目沧浪无土山。
就中有人郑君美,
学富文清幽意闲。
信美闲游动千里,
如花揽结金陵子。
但闻春草为春生,
几见情人为情死。
采葛成衣秋奈何,
看朱成碧春又过。
冉香亭下神姑酒,
忽忽江皋离恨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时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郑见素游江东的送别之情。
首两句“艳艳春墀发花朵,寂寂春寒试灯火”,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春天已经到来,花朵盛开,但仍然有一丝寒冷。人们点亮灯火,试探春天的温度。
接下来的两句“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风月可”,描述了离别时的场景。人们在清明节的夜晚感到沉重的离愁,而玉茗堂前的风景依然美丽,映衬着人们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向昔登高平远间,满目沧浪无土山”,表达了作者与郑见素过去共同登高游览的时光,回忆起那些远离尘嚣的时光。满眼的江水波浪,没有熟悉的故乡山川。
接下来的两句“就中有人郑君美,学富文清幽意闲”,赞美了郑见素的美貌和学识,他的文采清新,心境宁静。
再接下来的两句“信美闲游动千里,如花揽结金陵子”,描绘了郑见素游历千里的美丽身影,如同花朵一般吸引人。金陵子指南京的女子,意味着郑君美与他所遇到的女子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词中的春草生长代表着春天的来临,而情人却可能因为离别而消逝。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离别的场景和对友谊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感慨之情,以及对离别后思念的表达。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连宛转桥。
内乡有园名天春,春时桃李如彩云。邑民携觞连帘幕,或歌或舞何欢欣。县尹中间意自若,直谓前世无古人。牡丹百品红与紫,华而不实徒纷纭。
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十二危楼百尺梯,飞飞丹凤五云齐。天垂翠盖东皇近,地拂银河北斗低。花靥秋空戎马顺,神灯夜烛海鸡啼。仙童与报麻姑会,应说蓬莱水又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临决遗经自圣衷,固殊野外与淹中。五三典礼勤稽古,十六星霜久积功。倚席居然惭寡浅,登床安敢紊卑崇。防民不在文为末,端击宫庭实践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