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於今说郑乡,亲庭分付旧行藏。
但知职分宜栖棘,尽把声名属憩棠。
一字未曾缘荐墨,扁舟才可着诗囊。
问津渔浦多西笑,独为莱衣味更长。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郑主簿泰兴解官归四明》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师友於今说郑乡,
亲庭分付旧行藏。
但知职分宜栖棘,
尽把声名属憩棠。
一字未曾缘荐墨,
扁舟才可着诗囊。
问津渔浦多西笑,
独为莱衣味更长。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傅良送别郑主簿泰兴解官归四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之情。诗人认为郑主簿在今天的社会中取得了良好的声誉,他的职责使他不得不面对种种困难,但他始终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诗人并未直接描写郑主簿的功绩和才华,而是将焦点放在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上。诗人认为郑主簿不仅在职务上表现出色,而且在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上也无可挑剔。他以谦虚、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反对声音时,能够保持乐观和微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郑主簿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官员应有的品质和风范。诗人认为郑主簿能够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不因职务的荣誉而骄傲自满,也不因困难而气馁退缩。他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看作是居住在荆棘之中,而他却能够在其中安居乐业,不忘初心。诗人用"声名"和"憩棠"来形容郑主簿的成就和名声,意味着他的成就是建立在安宁和稳定的环境中,而他的心态和修养使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词中的"扁舟"和"诗囊"象征着郑主簿的文学才华。"扁舟"表示他的文学之舟,而"诗囊"则暗指他的才华之藏。诗人认为,只有在他安居乐业、安心从事自己的职责之后,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这种将职责和才华结合起来的态度,使得郑主簿的声名更加持久。
整首诗词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郑主簿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真诚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郑主簿的赞美,间接地传达了自己对真诚友谊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纯朴风格和为人处世的价值观。
夏日曾随别驾归,朔风还作送公诗。行军司马自文采,祭酒诸生亡崛奇。国事急忙中着手,边筹閒暇处开眉。嘉陵想已波涛落,风雨无忘泊岸时。
轩轩众艺张天贶,翰墨悲凉二绝余。今日无人知姓字,史官他日若为书。
险绝称汉关,晨跻瞻一室。盘纡石路回,迤逦云峰出。古壁挂青苍,天风起萧瑟。洛城西首时,望望平烟密。
石绿藤黄间麝煤,半枯瘦篠羽{毡卜换土}毸。一时艮岳天颜笑,乞与宣和印押来。
车马退朝后,聿怀在文友。动词宗伯雄,重美良史功。亦曾吟鲍谢,二妙尤增价。雨霜鸿唳天,匝树鸟鸣夜。覃思各纵横,早擅希代名。息心欲焚砚,自靦陪群英。
一新柱石壮严闉,更值西风落帽辰。不用游从夸燕子,直将气焰压波神。山川尚遶当时国,城郭犹飘广陌尘。谁凭阑干赏风月,使君留意在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