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智蟾上人游天台》

昔年在伊洛,林壑每相从。
对扫竹下榻,坐思湖上峰。
自言伊洛波,每起沧洲忆。
今兹道行游,千里东南国。
都门汴河上,柳色入青烟。
流水向淮浦,归人随越船。
东南方林巘,万壑新流满。
小桂绿应芳,江春行已晚。
蔼蔼赤城阴,依依识古岑。
一去谁复见,石桥云雾深。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智蟾上人游天台》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年在伊洛,林壑每相从。
对扫竹下榻,坐思湖上峰。
自言伊洛波,每起沧洲忆。
今兹道行游,千里东南国。
都门汴河上,柳色入青烟。
流水向淮浦,归人随越船。
东南方林巘,万壑新流满。
小桂绿应芳,江春行已晚。
蔼蔼赤城阴,依依识古岑。
一去谁复见,石桥云雾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智蟾上人游天台的情景。诗人回忆起过去在伊洛河畔的时光,与智蟾上人一同游览山水之间的美景。如今,智蟾上人要离开,前往东南国家。在都门汴河畔,柳树的绿色融入了青烟之中,流水向淮浦流去,归人随着越船回家。东南方向的山林峭壁,新的溪流满溢其中。小桂树绿意盎然,但江春已经过去。赤城的阴影茂密,诗人依依不舍地认识着古岑。一去不知何时再见,石桥上云雾深沉。

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送别智蟾上人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的忧愁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诗人以伊洛河为背景,回忆起与智蟾上人一同游览山水的美好时光。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如柳色入青烟、流水向淮浦等,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祝福。最后两句“一去谁复见,石桥云雾深”给人以深沉的思考,暗示着离别后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未知。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情感和思考,表达了离别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思索。

  • 《枯树谣》

    高木引修藤,藤束树身死。慎莫进小人,终当负君子。君子思报德,小人易忘恩。所与苟非类,反为祸之元。诚能远小人,终身乃无患,世莫轻斯言,亦足以为谏。

  • 《拜新月(一作李端诗)》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 《沁园春》

    道本虚无,虚无生一,一二成三。更三生万物,物皆虚化,形形相授,物物交参。体体元虚,头头本一,未许常人取次谈。虚无妙,具形各相貌,虚里包含。虚中密意深探。致虚极、工夫问老聃。那虚寂湛然,无中究竟,虚无兼达,勘破瞿昙。象帝之先,威音那畔,清净虚无孰有儋。诸玄眷

  • 《遗直堂》

    策登董相科,赋作长卿语。刘牢出外甥,愧我不如古。

  •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清风峡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静听。秋佳秋兰在深谷,更堪鼻观挹幽馨。

  • 《正月十日始晴》

    穗历桃符漫告新,漆肌蓬鬓转成陈。暮年多病全无赖,积雨初晴略似春。香火荒山犹古庙,兵戈故国仅遗民。承平旧俗吾能忆,差胜如今一辈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