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行抛汉水湄,野梅残雪照旌旗。
啼莺未与春先去,归骑犹呼雨自随。
干禄且优垂老姊,穷经自有起家儿。
后人觅得松岩石,先刻寒生送别诗。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知府王大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新。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笑行抛汉水湄,
野梅残雪照旌旗。
啼莺未与春先去,
归骑犹呼雨自随。
干禄且优垂老姊,
穷经自有起家儿。
后人觅得松岩石,
先刻寒生送别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府王大夫的送别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王大夫的敬重和祝福。诗人通过描写汉水湄岸上的情景,表达了王大夫一笑而行的豪迈和胸怀的广阔。野梅残雪映照着旌旗,象征着王大夫在职位上的光彩和荣耀。诗人提到啼莺未与春先去,归骑仍然呼喊雨水,表达了对王大夫离任的不舍和希望他能顺利归来的愿望。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王大夫个人的赞美。干禄且优垂老姊,穷经自有起家儿。这两句诗表明王大夫在政务上表现出色,晋升到高官的位置,而且他的家族中也有很有才干的人。最后两句诗提到后人在松岩石上发现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王大夫的纪念和追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知府王大夫的深深敬重和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描述汉水湄岸的景象、野梅残雪的照射,以及啼莺与归骑的对比,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展示了诗人对王大夫的赞美。干禄且优垂老姊,穷经自有起家儿。这两句诗揭示了王大夫的政绩和家族的才华,体现了诗人对他的崇敬和认可。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知府王大夫的感激和祝福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分享,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王大夫的敬佩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既展示了王大夫的政绩和家族的才华,又表达了诗人对王大夫个人的赞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青青陌上草,秋徂故应省。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冰霜来无时,尔命讵坚永。滋蕃奈尔何,咄咄临此景。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公之相攸,孔乐于许。其原朊朊,其川于于。有芃禾麻,有京稷黍。薮焉麋麕,渚焉鲂鱮。有李有桃,有柘有檀。树我之园,令居则安。
受用十三诗,不离方寸地。门外自风波,行之以无事。
小舟初具似渔家,一曲清溪便可夸。垂钓便能升跃鲤,归篙时复带栖鸦。园亭不扫心长静,水竹无多镜自华。暇日傥来同笑语,书囊诗卷未应涯。
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楼台诮似玉。向红炉暖阁院宇。深庭广排筵会,听笙歌犹未彻,渐觉轻寒,透帘穿户。乱飘僧舍,密洒歌楼,酒帘如故。想樵人、山径迷踪路。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路无伴侣。见孤村寂寞,招颭酒旗斜处。南轩孤雁过,呖呖声声,又无书度。见腊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