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知府余少卿》

朝野清风五十年,更留政绩与民传。
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
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
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
来暮井闾存昔讼,去思亭观有新篇,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
尘土想趋层阙下,梦魂犹忆两溪边。
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知府余少卿》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野清风五十年,
更留政绩与民传。
全家只饮东阳水,
自古无如太守贤。
手把耕犁农业劝,
足投庠校士风迁。
弗容惠爱终三载,
倍使罢穷恋二天。
来暮井闾存昔讼,
去思亭观有新篇,
倾城幼艾方遮道,
尽日旌麾不得前。
尘土想趋层阙下,
梦魂犹忆两溪边。
吾君正欲登耆哲,
未放收身到地仙。

诗意:
这首诗送别了知府余少卿,表达了对他在朝廷和民间留下政绩的赞美。诗人称颂了余少卿治理东阳的才能,他一家人以东阳的水为饮,因为自古以来没有像余少卿这样贤明的太守。余少卿不仅在政务上出色,还关心农业,推动农业发展,同时也是庠校的学风榜样。然而,尽管他为民众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恩德却只能在任期三年后终止,被迫离任,这让人倍感惋惜。在他来到东阳之前,这里曾发生过许多争议和纷争,而他离去后,思念之情也让人心生新的感慨。诗中还提到倾城和幼艾,他们似乎遮挡了前进的道路,整天都无法前行。诗人回忆起在两溪边的景象,想象着余少卿居住在高层阁下,梦中的灵魂仍然记得那里的美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余少卿追求卓越和成为地仙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方式,展示了对余少卿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余少卿在政务和农业方面的贡献的赞扬,以及对他个人品质的称颂,塑造了一个贤明、有能力且关心百姓的形象。诗中交织了政治、家庭和个人的情感,通过对余少卿离任和思念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欣赏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相得益彰,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余少卿的祝福和对他追求卓越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廉洁能干官员的向往和对政治现实的思考。

  • 《村居初夏》

    故乡风物胜荆吴,流水青山无处无。列植园林多美果,饱鉏畦垄富嘉蔬。桥边来淬劙桑斧,池畔行芟缚粽菰。我有素纨如月扇,会凭名手作新图。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七》

    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岸经。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阴桑柘石门青。

  • 《刘兵曹赠酒》

    一瓶颜色似甘泉,闲向新栽小竹前。饮罢身中更无事,移床独就夕阳眠。

  • 《冬日杂兴六首》

    小园晴自扫,曝日坐前轩。野鼠穿山叶,寒乌啄草根。短篱藩隙地,别径入孤村。幽趣供岑寂,淹留不复论。

  •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

  • 《秋思》

    巢燕成归秋景奇,颇容老子醉哦诗。山晴更觉云含态,风定闲看水弄姿。痛饮何由从次道,并游空复忆安期。天涯又作经年客,莫对青铜恨鬓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