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
已上印书辞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
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
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送致政朱郎中》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不省问田园,
白首忘怀道更尊。
已上印书辞北阙,
稍留冠盖饯东门。
冯唐老有为郎恋,
疏广终无任子恩。
今日荣归人所羡,
两儿腰绶拥高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致政朱郎中的送别之情。诗人欧阳修自述自己平生不曾忘记田园之乐,即使年老白首,对于追求道德修养的追求更加珍视。他已经在朝廷中有所成就,被任命为官职,并在北阙(指朝廷)上印发了自己的著作。尽管如此,他仍然在东门稍作停留,为致政朱郎中送行。诗中提到了冯唐老(指冯唐)对致政朱郎中的倾慕,而疏广则指的是疏勒和广州,表示致政朱郎中的才能和魅力广受赞誉,但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恩惠。最后,诗人欧阳修称赞致政朱郎中的归来是令人羡慕的,他的两个儿子也身披腰绶,迎接他回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致政朱郎中的敬佩和送别之情。诗人通过自述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展示了自己对致政朱郎中的赞赏。诗中的冯唐老和疏广的提及,进一步突出了致政朱郎中的才能和魅力。最后,诗人欧阳修以羡慕之情,描述了致政朱郎中的荣归和家庭的幸福景象。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致政朱郎中的美好祝愿和对他成就的赞美。
屈贾死将千载,刘君来泛湘江。沽酒偶留村店,看山不掩船窗。
一弹指顷浮生过。堕甑元知当破。去去醉吟高卧。独唱何须和。残年还我从来我。万里江湖烟舸。脱尽利名缰锁。世界元来大。
半年洄泝越江滨,每愧羊裘老富春。归隐尚能联比长,出游复肯祭行神。枯肠近饱三爻梦,宿齿宜肩四豆人。能顾寒斋共芳茗,蠹编时为拂蛛尘。
十年不见鹳鹅军,千里犹残犬彘群。涕泪每从天际老,檄书谁道日边闻。荆蛮战克心犹忍,淮寇平来地已分。莫怪腐儒东海上,时时哀怨动秋云。
大朴既一剖,众材争万殊。懿兹南海华,来与北壤俱。生长如自惜,雪霜无凋渝。笼笼抱灵秀,簇簇抽芳肤。寒日吐丹艳,赪子流细珠。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雨洗新妆色,一枝如一姝。耸异敷庭际,倾妍来坐隅。散彩饰机案,馀辉盈盘盂。高意因造化,常情逐荣枯。主公方寸中,陶植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亲传厚斋业,优得考亭宗。劲筇霜崖竹,高标雪峤松。沧溟含雅量,干莫避辞锋。元老皆知敬,憸夫独不容。畏涂尝跌足,道院暂潜纵。冤白州麾晚,身亡奠斝重。魂应归帝所,人尽哭堂封。有道存方册,无名上景钟。死生今隔异,湖海昔过从。芻束无繇致,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