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

儒雅名公子,风流粉署贤。
精神清比鉴,论议直如弦。
朝已期登俊,天胡不畀年。
永怀三友益,一恸寝门前。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个儒雅的名士,他在官场中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和才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儒雅名公子,
风流粉署贤。
精神清比鉴,
论议直如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年轻公子,他文雅而有教养,在官场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他的精神境界清澈透明,如同明镜一般纯净。他在辩论中直言不讳,毫不做作,就像弦上的音符一样直截了当。

第二首:

朝已期登俊,
天胡不畀年。
永怀三友益,
一恸寝门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思念之情。他曾希望在朝廷中有所斩获,但天意却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永远怀念与他心灵相通的三位朋友,他们的友谊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和启示。面对挫折和失败,他在寝门前悲痛哭泣,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这首诗词通过对名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展示了作者的儒雅风采和清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

  • 《思政堂东轩偶题》

    羁愁酒病两无聊,小篆吹香已半消。唤起十年闽岭梦,赬桐花畔见红蕉。

  • 《至日宿蓝坑小民居,竹柱荻壁,壁皆不土》

    一路都岑寂,蓝坑分外荒。屋疏茅送月,壁密荻分霜。病趾催趺坐,残更妒晓光。暖寒无上策,来早借朝阳。

  • 《次韵乡人华秀才冬至日投赠二首》

    异乡初见子文章,短至仍逢日吉良。下马入门知意重,芳华赠我愧情长。笔端风味谁能及,江上形容莫自伤。一线阳光真白壁,九衢春梦付黄粱。

  • 《绛书来云,三龄女学书,见今隶朋字,曰此》

    颖悟如娘创似翁,正来月字竟能通。方知左氏夸娇女,不数刘家有丑童。

  • 《田家乐二首》

    挟弹驱田鼠,持竿放野豚。但令仓有粟,宁使妇无裈。卖药曾过市,催租少到门。不知今去汉,历代几儿孙。

  • 《买陂塘(寿监丞吴芹庵)》

    闻掀髯、岭头长啸,梅花一夜香吐。正看呜凤朝阳影,何事惊鸿翩举。来又去。但赢得、儿童拍手笑无据。人间何处。有九曲栽芹,一峰横砚,江上听春雨。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午桥见有间风月,正自不妨嘉趣。君记取。人尽道、东山安石难留住。伏龙三顾。待报了君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