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我暑竹三百里,使君此举古今稀。
班荆不以牙旗从,剪韭都忘草具微。
浪汩鸢飞毋久住,颍川凤下可遄归。
未妨黠鬼揶揄笑,专壑专城孰是非。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仲晦国录赴康州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离别我所亲爱的竹林,距离有三百里。
使君此举在古今中是罕见的。
班荆并没有带着牙旗跟随,剪韭却忘记带上草具微。
浩渺的江水汩汩流动,鸢鸟飞翔不能久留。
颍川的凤凰下降了,可飞翔回来。
不妨让那些狡猾的鬼魂嘲笑,专注于山谷和城市,谁能判断是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刘克庄送别仲晦国录前往康州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离别、旅行和归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仲晦国录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境遇和世事的思考。
赏析:
1. 诗中的离别情感:作者用"别我暑竹三百里"来表达自己离别亲爱的竹林的心情,情感真挚而深切。这种离别情感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常见,通过对亲近之物的离别,抒发离散之苦。
2. 仲晦国录的重要性:作者称呼仲晦为"使君",并称他的行动为"古今稀",显示了对仲晦国录的特殊赞赏。这反映了作者对仲晦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对他身上使命的重视。
3. 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诗中描绘了班荆不带牙旗、剪韭忘草具的情节,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忙碌中容易忽略细节的现象。浪汩鸢飞、颍川凤下的描写,则寓意人生的流转和归宿。最后两句"未妨黠鬼揶揄笑,专壑专城孰是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世事的思考,提醒人们要专注于自己的选择,不受他人的非议和干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写离别、旅行和归宿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仲晦国录的赞赏和祝福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思。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巍巍新庙,穆穆真皇。德符二圣,仁洽万方。联典咸秩,鸿笠用彰。威灵如在,时思不忘。
如花貌。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渐作分飞计料。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争克罢同欢笑。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遣时传音耗。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
老屋环青嶂,衰翁卧白头。残书且遮眼,薄酒不浇愁。世故真难料,吾生愈觉浮。余年更须惜,幸得返山丘。
封邑从夫贵,传家嗣子贤。初闻板舆去,忽怆寿宫迁。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
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洞中风水锁松筠,一见都忘老病身。安得结茅长此住,临风临水作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