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岁屡嗟萧补郡,此行稍喜□居中。
□□□□□□□,清议从来在泽宫。
未必诸生无郭泰,□□□□□□□。
遥知共起淹中蕝,不必畦间拾穗翁。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仲晦徐监丞》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由于原文中有一些缺失的字词,我将以标记"□"的方式表示。下面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曩岁屡嗟萧补郡,
此行稍喜□居中。
□□□□□□□,
清议从来在泽宫。
未必诸生无郭泰,
□□□□□□□。
遥知共起淹中蕝,
不必畦间拾穗翁。
诗意:
这首诗是刘克庄送别仲晦徐监丞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仲晦徐监丞离开的感慨和祝愿。作者回顾了过去,认为萧补郡(指仲晦)曾多次受到悲伤和痛苦的困扰,而此次离别却稍稍带来一些喜悦。作者希望仲晦能够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以清廉的态度履行职责,不辜负泽宫(指官场)中人对他的期望。作者相信仲晦具备郭泰(指贤能之士)的才干,并希望他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发展,不必像畦间拾穗的老农人那样辛勤劳作。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仲晦徐监丞的祝愿和期望。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仲晦的赞许和鼓励。诗中运用了一些比喻和隐喻,如将仲晦比作郭泰,将官场比作泽宫,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仲晦的赞赏和对他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风气的忧虑和对清廉官员的向往。
尽管原文中有一些缺失,但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词展示了刘克庄才情横溢的文学才华,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清廉官员和官场风气的关注。
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日照栖贤白,空山步正赊。谷禽飞避客,樵子领归家。野食烹秋菽,荒篱对涧花。偶然逢故旧,小坐说桑麻。
久客怀人百事慵,春归几日是残冬。长安雪后无来往,报国门前独看松。
广平未拚心如铁。恨梅花、隔年别。化工翦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长鲸一饮宁论石。想高歌、醉瑶席。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得友何妨并辔行,眼明木末数峰横。真游与世寥寥隔,滞念逢僧稍稍平。不复定身怀故宅,空余遗像閟荒坑。莫教学道伤迟暮,世路低回已半生。
客路逢寒食,欣同不系舟。闲中聊适性,要地固抽头。不作扬州梦,何能贾客留。壮怀今断断,世事任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