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机关口挂壁,一言且蔽诗三百。
胸次融成安乐窝,笔头点出华胥国。
诚然甚正□而葩,要会百家归一家。
从建极来都有准,出游尘外始无瑕。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钟上舍应禧》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富有意象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文学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探索。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是:
挂钟在上舍,应该是禧日来临。
言辞简练却蕴含三百篇诗。
胸怀广阔如和谐的窝巢,
笔端勾勒出华胥国的神奇。
无疑,这是一种极为正□而又芳香的表现,
要懂得各家学派最终汇聚为一家。
自建立以来一直保持准确,
出游尘外始终无瑕疵。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诗中提到的"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上舍则代表着高远的境界和追求的目标。诗人通过挂钟在上舍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中的"一言且蔽诗三百"表明诗人的文字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简短的言辞传递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诗人将自己的胸怀比作安乐的窝巢,显示出一种宽广的心境和内在的安宁。
"华胥国"是一个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和理想。诗人通过笔端点出华胥国,展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和追求的向往。
诗词中的"百家归一家"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综合和整合的态度。诗人认为各家学派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最终应该归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价值体系。
诗词的最后两句"从建极来都有准,出游尘外始无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追求完美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的作品始终准确无误,只有远离尘嚣才能达到无瑕疵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完美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文字和境界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安宁和美好的情感氛围。
凭高一览。紫翠相围光照眼。下瞰平湖。鹭立鸥飞意自如。天清境胜。云淡烟横鱼动镜。不是公诗。谁写新亭一段奇。
奉常遗绪冷如秋,闭户知君颇好修。千里可嗟妨晤语,两书犹喜免沉浮。但令有竹能医俗,何患无天可寄愁。一事却须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
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引出凤凰倾。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六万馀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项醍醐滴滴凉。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畏途随长江,万里沧茫水。游子去日长,壮心不肯已。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亲传厚斋业,优得考亭宗。劲筇霜崖竹,高标雪峤松。沧溟含雅量,干莫避辞锋。元老皆知敬,憸夫独不容。畏涂尝跌足,道院暂潜纵。冤白州麾晚,身亡奠斝重。魂应归帝所,人尽哭堂封。有道存方册,无名上景钟。死生今隔异,湖海昔过从。芻束无繇致,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