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仲至学士使北》

圣策招怀万里戎,累年南向不弯弓。
休论边使千金费,绝胜争城百战功。
古驿玻璃晨暖酒,隆山狐貉暮排风。
归途剩记殊方事,付与麟台逸史中。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仲至学士使北》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仲至学士使北,
圣策招怀万里戎。
累年南向不弯弓,
休论边使千金费。
绝胜争城百战功,
古驿玻璃晨暖酒。
隆山狐貉暮排风,
归途剩记殊方事,
付与麟台逸史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孔武仲送别仲至学士北上的情景。孔武仲是仲至学士的朋友,他被皇帝招募为使者前往北方边境。诗中表达了对仲至学士的赞扬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边境战事的思考和对归途的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仲至学士的敬佩和对北方战事的关注。诗的前两句“圣策招怀万里戎,累年南向不弯弓”表达了仲至学士被皇帝召唤为使者,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南方的政务,未曾在战场上使用过弓箭。这种描述既赞扬了仲至学士的才干和治政之功,也展现了他不懈的奉献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休论边使千金费,绝胜争城百战功”表达了无论是任命为边境使者所花费的重金,还是在争夺城池中获得的百战之功,都是值得称道的。这些词语强调了边境战事的艰难和重要性,以及仲至学士在其中所做出的贡献。

下一句“古驿玻璃晨暖酒”描写了旅途中的一幅画面,古驿的窗户玻璃透过朝阳的照射,温暖着旅人的酒杯。这种景象给人以温馨和宁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辛劳和不易。

最后两句“隆山狐貉暮排风,归途剩记殊方事,付与麟台逸史中”表达了作者对仲至学士返回的留恋之情。隆山的狐狸和貉子在傍晚时分排风而去,这一景象象征着旅途即将结束,归途的记忆也将留存在远方的麟台阁中。这里的麟台阁指的是皇宫内的文史机构,将仲至学士的经历和见闻记录下来,留作史册。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仲至学士的赞扬和祝福,同时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和表达归途的留恋之情,使读者对仲至学士的形象和边境战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和张唐公约游名园偶雪辄止》

    京尘官事日区区,擬出芳郊佩一壶。楼外阴云迎晓合,陌头霏霰与风俱。翩翩珍骑曾来否,种种名花更在无。若得纵游休秉烛,月中沈醉倩人扶。

  • 《谒金门》

    风不定。移去移来帘影。一雨林塘新绿净。杏梁归燕并。翠袖玉屏金镜。日薄绮疏人静。心事一春疑酒病。鸟啼花满径。

  • 《读柳子厚集》

    崭然头角异,年少锐功名。身为才高累,名因宦谪成。山川助奇气,骚雅变遗声。千古罗池祀,昌黎报友情。

  • 《友直轩》

    友义丧来久,琢磨复谁能。金鉤被采录,绝弃朱丝绳。直哉少稷甫,一室清于冰。危坐对书帙,曲几非所凭。日暮无人来,疏篱上寒藤。惟有手种竹,挺然得其朋。风低与雪重,抢地如弗胜。政使可断折,天姿谅难凌。物或乱真赝,君其别淄渑。攘羊而证父,是子乌足称。所以贵温润,不令

  • 《晚题东林寺双池》

    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袅枝翻翠羽,溅水跃红鳞。萍泛同游子,莲开当丽人。临流一惆怅,还忆曲江春。

  • 《画梅》

    扬州诗阁掩芳尘,万萼千葩冷照春。十里珠帘一声笛,东风肠断倚楼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