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竹几与谢秀才》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送竹几与谢秀才》是一首宋代苏轼的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长物扰天真,
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
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
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
暮年家口若为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苏轼送别朋友谢秀才时的心情和感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希望回归田园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他借送竹几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别离的情感。

首句“平生长物扰天真”,表达了苏轼对于世间物质的繁杂和喧嚣的厌倦之情。他希望摆脱这种束缚,追求内心的纯真和平静。

接下来的两句“老去归田只此身,留我同行木上坐”,表达了苏轼希望晚年能够回到田园,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他愿意与友人一同坐在竹林之间,静享自然的美好。

第四句“赠君无语竹夫人”,表达了苏轼对谢秀才的送别和祝福。竹夫人是指送给谢秀才的竹几,在这里具有象征意义。无语的竹夫人象征着苏轼的心意,他将心意寄托在这个竹几上,以表达他对友人的感激和祝福。

接下来的两句“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描写了竹几作为送别的礼物,将与谢秀才共同度过的岁月流转不息。秋扇和琼枝都是与竹相关的象征,表达了苏轼对友情的珍重和希望友情长久。

最后两句“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苏轼以幽默的口吻,自嘲地说自己像玩世不恭的玉川子一样,但在晚年时,家人的重要性变得愈发明显。他表达了对家人的关爱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家庭的珍重。苏轼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示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乃几父旧治之地》

    呼船凌大河,驱马踏平沙。道傍开新邑,千户有生涯。四衢平且直,绿槐阴县衙。问谁作此邑,耆旧对予嗟。前日耿令君,迁民出坳窊。始迁民怀土,异端极纷拿。既迁人气和,草木茂萌芽。桃李虽不言,春风满城花。陵陂青青麦,烟雨润桑麻。自非耿令君,大泽荒蒹葭。白头晏起饭,襁褓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不出不在,不失不坏。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三千界里放光明,双六盘中休喝彩。

  •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野花》

    喧喧桃李蹊,何妨笑幽草。但愿保天真,徐花春风老。

  • 《句》

    已信此心安此命。

  •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 《和吴冲卿元会》

    千官车马阊阖来,昼漏始上阊阖开。峨峨左右升龙进,昨夜雪飞云作堆。殿前冠剑鱼鳞立,东风入仗旗脚回。黄锺一奏宝扇掩,玳帘卷起香雾排。鸣梢未尽霹雳响,翠辇已退黄金阶。圣人端冕御法座,大乐旅作声和谐。群公拚蹈丹墀下,尚书奏瑞四夷怀。乘舆却入更衣合,通天绛袍升玉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