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朱同之福州户掾》

我自三山失马余,君方千里问津初。
衣冠万室催科易,礼乐元戎节目疎。
谨勿向人徵外事,只须着意访奇书。
一年正好榕阴密,丹荔黄蕉奉版舆。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朱同之福州户掾》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自三山失马余,
君方千里问津初。
衣冠万室催科易,
礼乐元戎节目疎。
谨勿向人徵外事,
只须着意访奇书。
一年正好榕阴密,
丹荔黄蕉奉版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傅良送别朋友朱同之离开福州,前往远方担任户掾(官员)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朱同之的祝福和对他远行的思念之情。诗中还融入了对社会变迁、礼乐文化和读书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情厚意。首句“我自三山失马余”揭示了诗人自己曾在三山失去骏马,此刻朋友即将远行,回忆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接着,“君方千里问津初”,表达了朱同之刚开始迈向远方求职、事业的旅程,诗人对他未来的发展表示关切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衣冠万室催科易,礼乐元戎节目疎”描述了朱同之的仕途之路。衣冠万室催着他身份的转变,从一个普通人到官员,面临着科举考试的压力。而礼乐元戎节目疎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迁,传统的礼乐文化逐渐淡漠。

在下两句“谨勿向人徵外事,只须着意访奇书”,诗人劝告朱同之不要过多参与政务,而是应该专注于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以求得真知灼见。这是对朱同之的一种人生建议,也是对读书的推崇。

最后两句“一年正好榕阴密,丹荔黄蕉奉版舆”寄托了诗人对朱同之一年后回福州的期盼。榕阴密指的是榕树的浓荫,丹荔和黄蕉则象征着福州的热带气候和丰收的景象。奉版舆表示朱同之将回到福州,重新执掌官职,诗人对他的归来充满喜悦之情。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变迁和读书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奉使道中寄坦师》

    道人少贾海上游,海舶破散身沉浮。黄金满箧人所寄,吹簸偶得还中州。羸身归金不受报,祗取斗酒相献酬。欢娱慈母终一世,脱弃妻子藏岩幽。苍烟寥寥池水漫,自玉菡萏吹高秋。夜燃◇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威怒黄云愁。五更匹马随鴈起,想见鄮郭花今稠。

  • 《立春》

    春日每颁宽大诏,天公意与圣人同。故于半载焦枯后,一雨聊资土脉通。

  • 《红梅》

    玄冥也自不落莫,探借春风红树枝。姑射身全映霞佩,寿阳妆误眯臙脂。长於山杏鸡为弟,配又江梅合作妃。满面发红缘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窥。

  • 《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 《又悼石湖老人》

    老商笑不待三年,枵腹人人得果然。商俗均沾傅岩雨,中行羞死绕朝鞭。探原已茹丘轲胾,落笔聊差屈宋肩。缅想神游知有处,定骖鸾鹤戏芝田。

  • 《长安春望感怀》

    灞岸春波远,秦川暮雨微。凭高正愁绝,烟树更斜晖。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