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乳窦皆泉石,抱疾何缘寄幽迹。
曾列狂机一二三,东山西岭非相识。
屈指嚬眉不可寻,云飞雨散空沉沉。
如今转觉流年隔,强把冥悰苦搜索。
纵止言欺白雪辞,宁忘笑与黄梅客。
朴禅者,朴禅者,珠月有光惭照夜。
《送宗朴禅者》是宋代释重显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禅者宗朴的深邃境界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庭乳窦皆泉石,
抱疾何缘寄幽迹。
曾列狂机一二三,
东山西岭非相识。
屈指嚬眉不可寻,
云飞雨散空沉沉。
如今转觉流年隔,
强把冥悰苦搜索。
纵止言欺白雪辞,
宁忘笑与黄梅客。
朴禅者,朴禅者,
珠月有光惭照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禅者宗朴的精神风貌和禅修的境界。诗词开篇写洞庭湖乳窦皆是泉石,抱着疾病之身,禅者宗朴却能够超然寄托于幽静之地。接着,诗人表达了禅者宗朴在修行过程中的体验,曾经经历过狂喜、机警等境界,但东山和西岭的景物并非他所熟悉。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禅者宗朴的隐匿和超脱。禅者宗朴已经隐匿得如此之深,以至于连屈指嚬眉也无法找到他的踪迹。他的存在仿佛如云飞雨散,虚无飘渺。然而,即使在如今这个流年隔绝的时刻,他仍然坚定地追求冥悰(指禅定)的境界。
最后两句诗词表达了禅者宗朴内心的态度。即使停止言语,也不会欺骗白雪(纯洁的心灵),而是更愿意忘却那些欢笑和黄梅(指欢乐与友情)的人。通过这样的选择,禅者宗朴能够在黑夜中照耀出珠月般的光芒,使得他的禅修境界更加令人惭愧。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禅者宗朴超然世俗的境界和对人生的超越态度。禅修者通过修炼,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追求的境界和心境,寄托了作者对禅修者的钦佩和敬意。
春光陆续委东流,看到湖边安石榴。更与苏堤鸥鹭约,办舟来赏牡丹秋。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平生学道已神完,岂复儿童私自怜。醉坠何曾伤内守,色忧当为念先传。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卖却老骢为酒直,大呼乡友作新年。
雨渍岚侵藓晕重,石砮楛矢正相同;取从万里鲸波路,来伴三山鹤发翁。雪上有时留醉草,花前随处打残红。化龙径去吾何憾,且与人间作岁丰。
楼上春阴覆晓云,一河天净碧沄沄。雨宜不骤风宜细,閒倚阑干看水纹。
抛了儒书读相书,却将冷眼看诸儒。曾生肯伴诚斋否?共个渔舟入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