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宿东林寺》诗词的中文译文:
窗前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诗意和赏析:
《宿东林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短诗,描绘了作者在东林寺过夜的情景。
首句“窗前灯焰短,僧炉火气深”描绘了主人公所在的房间。灯火微弱,灯焰短小,显示了夜晚的静谧和宁静。而僧炉的火却燃得旺盛,释放出橙红的火光,让人感受到温暖。
第二句“索落庐山夜”通过庐山的景色来凸显宿处的幽静与寂寞。庐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被誉为“江南第一山”,而宿处的主人公则是在庐山的东林寺。夜晚的庐山,景色索然,树木稀疏,草木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最后一句“风雪宿东林”点明了宿处的环境,描述了在风雪中宿留于东林寺的情景。风雪对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但诗人却选择在东林寺中宿留,意味着他对佛家清修的向往和对禅意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在东林寺宿留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把握表现了深夜的静谧和庐山宿处的凄凉,又透露出对清修境地的向往,充满了寂寞、孤独、宁静的意境,给人一种淡然、幽远的美感。
刘伶未死先荷锸,自负上超无碍法。死则已焉埋谓何,东坡犹笑未为达。之君之学齐死生,穴其吾屋屋吾穴。咽日餐霞容有功,驭风骑气得我诀。归欤归欤彼大通,复哉复哉此虚设。
纸帐春温,春睡稳、窗槐摇绿。吾老矣、不堪重著,翠围红簇。千古清风荆布在,一家乐事糟糠足。笑杜陵、憔悴漫多情,须燕玉。求凤意,传新曲。骖鸾梦,从渠续。问临邛何贱,会稽何辱。畎亩岂无天下士,斧斤不到山中木。但莫教、风雨两雏鸠,危枝宿。
珠箔凉颸入,金壶昼刻长。鸾台尘不动,销尽故时香。
金石不随波,松竹知岁寒。冥此芸芸境,回向自心观。
相逢倾盖几何时,世俗於君亦诡随。但觉文名惊朽钝,径令诗腹化神奇。别来已赋三秋句,久欲尊为一字师。洗耳正须过习簿,强於太乙夜烧藜。
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