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宿洞庭庙》

山势如龙入洞庭,仙人楼阁倚青冥。
钟声缥缈连三界,云气苍茫护六丁。
胡蝶梦回山月晓,鲤鱼风起浪花腥。
无因得受还丹术,自把长镵采茯苓。

作品评述

《宿洞庭庙》是明代史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势如龙入洞庭,
仙人楼阁倚青冥。
钟声缥缈连三界,
云气苍茫护六丁。
胡蝶梦回山月晓,
鲤鱼风起浪花腥。
无因得受还丹术,
自把长镵采茯苓。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洞庭山庙的宿霞体验。洞庭山势雄伟壮观,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而入洞庭湖,而洞庭湖边的仙人楼阁依靠在苍茫的天空之上。在这神奇的环境中,钟声回荡在虚幻的三界之间,云气笼罩着茫茫苍天,保护着洞庭湖和洞庭山。

接着,诗中描绘了胡蝶梦回的情景,指的是胡蝶在山中沉睡时做梦的场景,梦中山中的月光透过云层洒在胡蝶身上,唤醒了它。同时,诗中还描写了湖中的鲤鱼,当湖面波涛起伏时,鲤鱼翻身跃出水面,水花溅起,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无缘学得还丹术(炼丹之术),但他自己采集长长的镵(一种工具)去采集茯苓(一种药材),暗示作者自己寻求长生不老之道。

赏析:
《宿洞庭庙》以雄奇的山势、神秘的洞庭湖和苍茫的天空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作者通过描绘洞庭山庙和洞庭湖的景色,以及胡蝶梦回和鲤鱼飞跃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活力。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意象,如龙、仙人楼阁、钟声、云气、胡蝶、山月、鲤鱼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感受。同时,通过描写胡蝶梦回和鲤鱼飞跃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美好和追求自由奔放的欲望。

最后两句则暗示了作者对长生不老之道的向往,展示了人类对于永生的渴望和对于超越凡俗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命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神奇、美好与永恒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 《秋柳诗八首》

    名擅章台第一家,忍将憔悴送年华。容销已失如眉叶,才尽难回比雪花。才见高楼堪系马,俄同寒树与栖鸦。荣枯只是寻常事,忽漫逢时莫自夸。何处相逢最有情,平康曲转大堤横。回眸不忍枝头望,携手真愁树底行。近泪几丝浑欲断,牵情千缕苦相萦。自经委谢无穷忆,应悔风花忒煞轻。

  • 《秋色》

    凭高望不极,望断动愁情。落日凄凉处,西风点染成。丹枫明野驿,白水浸江城。马上人回首,戎戎黯客程。

  • 《閒坐海观兴致悠然是时月白如昼》

    一笑灵龟尾曳涂,扁舟聊复寄菰蒲。潮生潮落帆来去,云卷云舒山有无。风定若教胥怒息,月明空忆蠡游孤。渔翁不识人间事,白发青蓑酒满壶。

  • 《好事近》

    诗客少微家,世有斗南人杰。一段素襟清韵,似玉壶冰雪。怀中卿相饱经纶,况是好时节。我有太平歌颂,待形容贤业。

  • 《和笑庵送面》

    深堂杰阁松风鸣,黄梅已过双溪晴。不知城高乃有此,六月表里冰壶清。我来蒙师炷香鼎,旋汲溪泉为煎茗。明朝又送不托材,大慰枯肠怯龙饼。

  • 《送麻姑山道人》

    麻姑一女子,处处有仙坛。地古留遗嘛,君今住此山。流泉清涧底,落日乱峰间。闻有蔡经者,时时得往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